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天地赋予的,所以天然的,每个人都无比珍贵,每个人都有无限的价值,因为能有此生,是聚集了宇宙间无数善的缘分,无数爱的缘起,才有了我的生命,无论你相不相信,每个人都是被天地万物深爱着的,因此,你我都是值得被爱的。
那么为何人会有这么多的苦难,甚至有些人会遭遇非人的虐待,比如战争年代的人们流离失所,生存艰难,命如草芥,纵观中国5000年历史,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战乱,真正和平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几百年。
那么如此说来,每个人都是被宇宙万物爱着的是不是就不成立了,不然为何那么多人活在苦难中。
我想应该一分为二来解释,天地长养万物,赋予人们生命力,赋予人此生百年的时光,可是绝大多数的苦难是人自己创造的,天地不会与人战争,是人与人之间发动的战争;天地也不会故意的发动自然灾害毁灭人类,所以古人说:居善地,人是有选择权的,如果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扔掉了智慧的发现适合居住的地方的能力,遇到天灾的几率自然就变大,连老鼠都能提前预知地震,作为智慧的人,只能是主动放弃了这些本来的能力。
贫穷、饥饿、阶级斗争,都是人为造成的,宇宙并没有让人们互相残杀,宇宙提供给了人类足够的自然资源去生存,是人们为了争夺资源而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约,制造出来各种恐惧匮乏,但这都是假象,不是天然的。如果人类没有这些自相残杀,我相信这个世界会比现在幸福的多的多。人们也会真正安居乐业。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人是富足的,就像孩子,从来不会担心自己的生存,因为他没有这些观念,孩子的认知里和宇宙是完全同频的,孩子的存在就是富足本身。
所以我们是如何一步步的相信自己是匮乏的,是如何相信自己的价值只能是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而非天然就是无比珍贵的?我们是如何相信自己不能活出自己的潜能,如何相信自己赚不到钱?我们是如何相信自己是匮乏的,无论是金钱还是好的关系。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一棵树因为没有任何的用处,活了一千年,无用之用就没有价值吗?我们所谓的自我价值,都是基于我是个有用的人,都是基于我是被认可的,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而这样的人格其实是没有独立的,因为一生都依赖别人,有所依赖就永远不安。
如果除去在这个社会中对他人有用无用,剩下的作为人的生命价值是什么?一个人如果抛开自己的财富,抛开自己的能力,抛开自己的成就,抛开自己的爱情,抛开自己的一切外在的一切外在所拥有的,还剩什么?无依无靠,无所凭,就无法安心,所谓安身立命,安的此身是什么?
也许,剩下的一无所比较的,这才是人真正的无比珍贵的价值,每个人的自性,一切善的源头,是什么?看到孩子就能知道,看到天地万物,就能知道,无须比较,非人类定义的。
远离颠倒妄想。被认可,也是自我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是有余,正如佛法中的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之分,无余的自我价值才是我所追求的,而也许,无须追求,本来即是,因为追求,说明自己觉得没有。既然本来即是,那就无须追求,不然就是永远也追求不到了。如何停止追求这无余的自我价值?孟子的浩然正气,达摩祖师的圆满俱足,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既可入道。达摩祖师血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