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如梭,转眼到了十二月份虽然天气寒冷,可是家访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上学期已经过去了大半,期间初三进行了两次月考,学生学业上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有些家长很关心,打电话或者在微信上过问。家访工作,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家中促膝交谈,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学生的家校协作教育,达到了家校联手共同教育的目的。
因材施访重目的。通过制定有效方案,明确任务职责,周密安排登记,突出了家访的实效性。依照学生特点,强调家访工作的具体细节,做到有目的、有安排、有过程、有落实、突出实效性。访前,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家庭情况:对学生家长的职业、工作性质、经济状况;对学生的爱好、优点与不足,进行正确的定位;希望家长的哪些配合,还有哪些生成性的家访问题,如何应对等做到“访前备课”。提前与学生和家长预约,把家访的时间及了解的内容事先告诉家长和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不是私自家访告密。搭建起沟通桥梁。家访中,教师客观、全面了解了学生,增进了师生感情;在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中形成了做学生工作的“合力”,对学生的全面提升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走进学生的家庭,抱着“对学生负责,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态度,本着为“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关怀帮助,再度提高”的目的,落座交谈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与家长就如何教育、管理孩子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究。鼓励、劝导家长多多关心子女,从情感上去爱护孩子,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通过“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传递”,让学生真正明白老师是在关心他们,让家长知道了老师对其子女的重视与呵护。
突出重点抓实效。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分类家访,重点突出了对“贫困生、单亲生、留守子女生、身体或有疾患生、心理问题生、学困生、优等生”的有效家访。
通过家访,老师们走近了学生,更深入了解了学生求学的艰辛及家长的殷切期望,正是走进家门,倾听学生及家长的心声,让老师更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增进师生感情;使家长更信任老师,形成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合力”,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