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卑与超越 续
从古至今,治疗的目的都是消除病症,但无论是在医学领域还是教育领域,个体心理学都完全反对这种做法。
要想让患者彻底痊愈,我们必须找到他们隐藏在种种病症背后的真实目的,以及这一目的与他们的优越目标之间的关系。
比如某个人患有偏头痛,这种症状也许正是他用来逃避问题的工具,它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时刻让自己的头痛发作,因为头痛,他可以逃避很多社交问题,如果他不想去见陌生人或者做出新的决定,他的偏头痛就可以及时发作。同时借由头痛,他还可以肆意指使自己的同事,妻子,哪怕是胡搅蛮缠,横行霸道,所以他怎么会轻易放弃这么有效的工具呢?在他看来头痛简直是一笔明智的投资,能够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
即使药物治疗可以帮助他缓解病症,使他难以继续利用这种病症来做借口。但只要他的目标不变,即使放弃了这种方式,他也会找到新的方式。若是治好了头痛,他就会患上失眠症或者其他毛病,总之他会一直折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对于神经症患者,我们不应该去评判他们选择的方式,而是应该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目标。目标变了,他们的思维习惯和心态自然会改变。这时,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便会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态度和方式。
恋爱是一种相互依靠,那些认为自己永远是强者,永远不需要坦白自己感情的人,就会避免这种依存关系。
当我们遇到这种说谎的案例时,一定要看当事人是否有严厉的父母,人之所以会撒谎,是因为他们觉得说真话更危险。
对于那些在寻求优越感时走错了方向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们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会追求优越感,然后我们应该将心比心的去感受他们的煎熬。他们所犯的唯一错误就是设立了一个毫无意义的目标,将所有的努力都用在了毫无用处的地方。
正是对优越感的追求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人类社会的伟大进程也是遵循着由下到上,由负到正,由失败到成功的路径不断前进的。事实上,只有那些为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奋斗的人才可以真正的主宰自己的生活。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正确的方式来引导他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很容易被说服。
人类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说到底都是基于合作的,这是所有人类的共性。我们对于理想,行为,目标和性格特征的各种要求都是为了促进彼此的合作。人人都有社会情感,就连神经症患者和罪犯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会为自己的罪行辩解,也知道将责任推给别人。他们只是因为丧失了勇气,所以才会迷失在毫无意义的生活之路上。自卑情节让他们觉得自己根本无法与别人合作,他们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一味逃避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他们终日沉浸在那些虚妄的自我安慰中自欺欺人,还以为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人类的分工各有不同目标也不尽相同。正如我们所见,任何目标都包含着一些错误和漏洞。
在一些特殊的优越目标中,我们发现在努力弥补自身缺陷的过程,有些人一味自我设限,有些人则会努力突破自我。比如一个哲学家必须不时的脱离社会才能深入思考,才能著书立说。只要我们的优越目标中包含着深厚的社会情感,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错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各不相同的优秀个体整合起来,使大家通力合作,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