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衬衫365天是一个自我实验的符号表达。
参加者需要穿着白衬衫(同一款式或者不同款式)365天,每天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搭配。
我很难去定义这样一个实验。因为个体在这个实验里是主角,这让白衬衣成为载体的存在,这个实验的意义也会因个体产生不同的意义。
就我的理解,这个实验探讨了这些方面:
日常修行
佩特鲁斯说,我们需要学会从日常中发掘秘密。
保罗柯艾略在自传小说《朝圣》里,描写了主人公行走基督徒圣雅各布之路的朝圣之旅。剑士佩特鲁斯是主人公的向导,他传授拉姆修行术,其中一项是练习速度灵操以学会发掘日常:
速度灵操
以正常行走的一半速度步行二十分钟,留意周围所有的细节、人物和景色。最佳的练习时间为午后。
持续练习七天。
探索,不一定是要离开此处,可以就在日常中进行。
敬未知
在生活中,我们倾向于去做有结果或者可以预测结果的事。因为未知是有风险的,我们从小被培养要去规避风险。
白衬衣的想法脱胎于美国的一个创意人士Sheena Matheiken,她的项目名字叫制服项目”Uniform Project.“ 。她身穿一件同一件小黑裙,并且在365天做了不同的搭配。制服项目收到了来自各个行业的评价,时尚人士、社会学者、新闻媒体等都惊叹于如此简单而又如此丰富的小黑裙的力量。在一年内,官网筹得十万美金的捐款,全部用于儿童教育。
很多时候,我们过分放大了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未知背后隐藏的一个新世界。
一切是美
什么是美?
是大牌、奢侈、繁复?
是小众、朴素、简洁?
安迪沃霍尔给了他的答案,每个个体,都是美的。
”If everybody's not a beauty, then nobody is.“- Andy Whorhol
无性别
白衬衣,是没有性别的。
服装设计,从来不是一种独立于社会的存在;它是一种以面料、剪裁、颜色等为表达的艺术的思考。comment des garçons 作为超越性别的设计,把日本设计带进了在70年的顶级时尚圈。对性别的探讨,在这里以设计为载体作为呈现。
一个女人可以穿裙子。
一个男人,为什么不能穿裙子?
这是习惯、风俗、规定...
若如此,一个女人从不穿裙子又意味着什么?
或许这个女人不喜欢,
也许这个女人不认为自己是女人,
也或许,
如同弗洛伊德所言,
我们出生的时候,本来是”无性“可言。
极简
三联周刊的最新一期,以淘宝”双十一“为封面故事,取名“我们的消费塑造了我们”。
国人的买卖,现在越来越像数据的交换。数据是容易被人扭曲,去讲一个繁荣的故事。数据的干瘪,让我们缺乏对环境的审视,忽视了人工的低廉,难有人在于创造的价值。
看看我们的四周吧,看看自己的衣柜吧,再看看自己购物车还未付款的清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