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早上和小伙伴一起学习刘润老师的《5分钟商学院》,一切关于商业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从人开始。围绕着消费心理学讲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对我们锤炼自己的商业思维特别受益。
思维是颗种子,如果思维方式是错的,一切就都是错的,即便他拥有卓越才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维方式出现了偏差,这个人人生的一切也会走向没落。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力普通,如果思维方式是正确的,这个人的终局一定会时来运转。
主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消费各场景,分享运用的案例。
01.心理账户:从最有钱的那个心理账户花钱。
概念:心理账户
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比如说,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账户,情感维系账户,享乐休闲账户等等。虽然这些账户都是在一个大账户之下,但其实各个子账户都是独立存在的。
举个栗子
比如:一盒巧克力200块钱,如果做为一盒零食的话,零食账户200元,就感觉很贵。但是作为送给爱人的礼物,放在情感维系账户里面就很便宜,就愿意花钱买花巧克力送给爱人,当作情人节礼物。
应用:
我们自己在销售的时候,要学会运用心理账户的概念,引导消费者。比如卖健康食品的,可以引导消费者,这不是食品消费账户,而是投资健康的账户,为自己的后半生健康保驾护航。
02.沉没成本: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概念:沉没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这件事情未来对他是不是有好处,同时也会注意自己是不是在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的心理,我们称之为叫做沉没成本,也叫做协和效应。
举个栗子
比如:买衣服讨价还价
买衣服时,在店里反复挑选,反复试穿,不停地跟店员沟通。店员在你身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掉,可能会给你更多的优惠。
应用:
1)股票买错赔钱了,不及时止损反而补仓。
2)遇见渣男老公,一再退让反而陷入困境。
3)买车,销售带你反复试车,几十万的车只让交1000元押金。
03 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概念: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举个栗子
比如:我们卖1000元的锅,打算送50元的勺,可以试着把这个赠送50元的勺,换成另外一种换购的逻辑。就是你买的这个1000元的锅,只要加1块钱,你就可以得到这个价值50元的勺子。
不是让客户觉得便宜,而是让客户有占便宜的感觉~
应用:
1)美容院9.9元换购价值1999元的化妆品。
2)卖手机送手机壳,送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