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以前的老大与部门同事聚餐,在点单的时候,我拿出刚做完的一个策划案给老大看,问他和以前比是否有进步,并开玩笑道,我现在只能听好话,听不得坏话。他看了半天,我的心有点忐忑,他说,排版有进步,文字没有。我内心有点小失望。
或许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现在的领导和同事都特别鼓励我,经常给予积极的反馈、表扬;也或许是方案就像自己的孩子,总是千好万好。所以,让我有一种轻飘飘的膨胀感。
而到了老领导面前,一句话,就让我立即清醒了起来。
我又把策划案看了几遍,觉得我用心找的ppt配图很好看,很能表达我文字的意思,但是文字方面的功底,就乏善可陈了。
我觉得我文笔最好的时候,是在初、高中。那时候,经常阅读书籍、朗读书籍、做摘抄、写作文。文字水平提升很快,经常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文章。
几年过去,虽然阅读书籍、做笔记的习惯一直坚持了下来,不过鲜少再有主动朗读与主动输出的时候。而且,现在看得更多的是商业、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文学作品很少涉及。所以,对纯粹的文字感动、对字句的精雕细琢,似乎已是十分久远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我最近开始写简书、早上朗读《山居笔记》等著作的原因。发现不足当然应该马上迎难而上。
回首又见它,少时我那些最质朴的习惯,再次相遇,遇见你们,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