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五点钟的快车
第二章:另一境地的少女
第三章:斯文季茨基家的圣诞晚会
第四章:大势所趋①
第四章:大势所趋②
第五章:告别旧时代
本章出现新人物如下:
1、金茨政委—由新(临时)政府委派到前线部队的政委,年轻欠成熟,被崇高的理想所燃烧。出身世家,父亲好像是参政员。他在二月(革命)里,是最先带领自己的连队冲进国家议会的一员。纯正的彼得堡口音略带点儿波罗的海地区口音。
2、科里亚—是麦柳泽耶夫城比留奇车站报务员。是有名钟表匠的儿子。他小时候常去逍遥田庄,熟悉弗列莉与她照看的伯爵家两女儿。懂些法语。平时工作内容为检查线路情况,帮助城里有些人家靠铁路电话支线与比留奇车站通电话。电话支线由车站电话室里的科里亚掌管。每天忙得不可开交:铁路上的电报、电话,有时候站长波瓦里欣离开一阵子,他还要管列车进出站和调车的信号,因为信号装置都安在电话室里。
3、马克西姆·阿里斯塔尔霍维奇·克林佐夫﹣波戈列夫希赫—日瓦戈在火车上遇到的乘客,聋哑人。是加尔特曼或奥斯特罗格拉茨基聋哑学校的有奇异天赋的学生,他不靠听觉,依赖眼睛,凭着难以置信的敏感,观察教师的喉头肌肉活动,从而学会了说话,并且能用同样的方式理解交谈者的话。
内容梗概
上一章结尾写到了俄国的二月革命。1914年8月1日,德军对俄国宣战时,俄国统治阶级,只有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反对战争。德奥联军对俄国的全面进攻,令俄军损失很多兵力,士兵反战情绪高涨。沙皇统治下的农奴体制又经不起持久战。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聚增,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而统治阶级无所作为,军火补给不力,士兵厌战。统治阶层内部斗争加剧,政府职能丧失,一场革命风暴急待爆发。
1917年,先是沙皇统治被推翻。二月革命后,俄国处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一个是代表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推翻了俄国的农奴制度。一个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工农兵代表苏维埃诞生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1918年3月3日,列宁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条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瓦戈医生亲历了国家三年的变化、奔波、战争、革命、动乱、枪炮声、牺牲的场面、死亡的场面、炸毁的桥梁、破坏、大火等,一切忽然变成一大片毫无意义的空白。告别旧时代,回家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
在即将离开麦柳泽耶夫城时,日瓦戈需要与一些人辞行,需要上机关办理手续。他郑重其事地去向拉莉萨辞行,工作让他们彼此熟悉,日瓦戈与她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并向她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拉莉萨心有触动,可是,都因为战争啊!他们一个要回乌拉尔,一个回莫斯科。虽心有不舍,可又归心似箭。
日瓦戈去卫戍司令部办理迁出手续时,见到了前线部队的新(临时)政府派来的政委金茨。很多人说他年轻,似乎还是一个孩子。军方这时正在准备进行一次新的大规模攻势;正在千方百计地提高士气,整顿军队;建立了革命军事法庭,恢复了不久前废除的死刑。
在日瓦戈乘坐的回家火车离莫斯科越来越近时,我们把他在战地工作的一些经历作一个总结。
没错,缘分让他再次与拉莉萨见面,日瓦戈是因为医生职责需要上前线为祖国效力,而拉莉萨上前线却是为了寻夫,她努力成为一名正式护士的死心,一大部分是因为丈夫在前线的来信中断,让她心有不甘。
日瓦戈医生在阵地转移中受伤,在麦柳泽耶夫城最佳的位置,即扎布林斯基伯爵夫人捐出的私人别墅里养伤、工作,这所别墅收容了不少伤兵。日瓦戈医生、拉莉萨护士、加里乌林少尉等来自城市的人表现优秀被提拔,如今,战争结束,大家都准备离开这所野战医院了。
听说伯爵夫人已在她经常居住的彼得堡被捕了。她除了这所别墅,县城里还有一座很大的“逍遥田庄”,她城里更有房子用于办事的落脚点。当下,别墅里只剩两个女仆役,一个是已婚的伯爵女儿家庭教师弗列莉小姐,另一个是女厨师乌斯季尼娅。两个女役关系很好,亲热又常拌嘴。
日瓦戈想到了在这里的曾经……
弗列莉小姐因了解拉莉萨的底细,她以为,日瓦戈和拉莉萨应该相爱,这也许是她敏锐的直觉所致。所以当她热心撮合俩人时,令拉莉萨困惑不解与日瓦戈生气。乌斯季尼娅知道很多民间谶语。她喜欢念咒,是兹布希诺人,据说是一个农村巫师的女儿。
六月,兹布希诺镇 (归麦柳泽耶夫城管辖—这个镇是个粮食市场)成立了一个以兹布希诺的磨坊工人勃拉热伊科为首的独立兹布希诺共和国,宣布劳动和财产公有化,把乡公所改名为使徒府。但这个共和国只维持了两个星期。此国依靠的是携带武器离开阵地的212兵团逃兵。勃拉热伊科是个分离派教徒,年轻时和托尔斯泰通过信。七月,共和国垮时,有一支忠于临时政府的部队攻进这个镇,把逃兵打了出去,逃兵都退到比留奇了。
兹布希诺共和国垮台以后,麦柳泽耶夫执委会发动了反对无政府主义潮流的运动。他们派自己的或从外地来的活动家到集会上去引导大家讨论。乌斯季尼娅常会发声,并为传说中盛传的具有影响力的聋哑人辩护,大胆顶撞不受欢迎的活动家。
为戍司令建议把附近的哥萨克红军调来打击判乱分子,新派来的临时政府政委金茨一边叫骂一边想感化他们,加里乌林知道212团亡命徒不会听政委的。而金茨政委依然一意孤行。他在集会上慷慨激昂地责备麦柳泽耶夫城的人不守秩序,说他们十分轻易地受到布尔什维克的坏影响。他认为,兹布希诺叛乱事件的真正罪魁祸首就是布尔什维克。可城里的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工厂归穷人并不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主张,而是大家的心愿。
加里乌林想让科里亚帮助给政委传话赶去解救他,但他却忙得无暇顾及。金茨带着哥萨克红军去包围212团判兵,他谈起军人职责,祖国意义等崇高的东西。但这些人在战争中历尽困苦艰险,早就厌倦概念化的说辞,他们听烦了。更对波罗的海一带口音十分反感。当他一再试图劝逃兵们缴械投降时,终因言辞不尊与欠缺方式方法被人当众抢杀在车站前的水桶里。
大家都认为比留奇的报务员科里亚·弗罗连科在车站的士兵哗变事件中负有间接的罪责。可是谁能理解他忙得分身乏术的工作呢!把金茨的死全部怪罪与他有失公平。
书中多次提到哥萨克,词源于突厥语,含义是“自由自在的人”或“勇敢的人”。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保持传统的人群共同体,主要居住在俄罗斯、乌克兰。
大约在公元十五至十六世纪时,由于地主贵族的压榨和沙皇政府的迫害,俄罗斯和乌克兰等民族中的一些农奴和城市贫民(主要是青壮年),因不堪忍受残酷压迫,被迫逃亡出走,流落他乡。并逐渐形成几个定居中心。居住在顿河中游及其支流沿岸地区的称“上游哥萨克”;居住在顿河下游的称“下游哥萨克”;居住在第聂伯河下游的叫“扎波罗热哥萨克”。后来,又出现了“伏尔加河哥萨克”。
日瓦戈医生在麦柳泽耶夫城伯爵夫人仆役弗列茨、车站科里亚、站长波瓦里欣以及热心搬运工的帮助下,又转乘了一列秘密运行的火车。他在这里遇到了聋哑猎人—波戈列夫希赫,但并为阻碍他们之间的交流。日瓦戈在莫斯科下车时,猎人送给他一只野鸭作为礼物。日瓦戈医生推脱不了,只能当送给妻子的礼物收了下来。
就要见到家人了,日瓦戈医生非常激动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