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今天才周四,妹妹的奶却已经喝完了,看着有奶喝的哥哥,妹妹会怎样呢?
1
家里每周规定给兄妹俩买一箱奶,每个周日就是分奶的日子。分奶时,兄妹俩蹲坐在地上,围着那箱奶,哥哥拿着剪刀把奶盒打开,先拿出两瓶给爸爸妈妈,剩下的便哥哥一瓶、妹妹一瓶地分,刚好每人可以分七瓶。
妹妹安静地蹲在一边,等着哥哥把奶分好。然后,拿着不同颜色的纸箱把各自的奶装上。哥哥把自己的那一箱尽可能高地放到柜子上,把妹妹的放在妹妹刚好够得着的桌子上。然后宣布:这是哥哥的,这是妹妹的。
清晰了哪些是属于自己的奶之后,那还不满两岁的妹妹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行使属于自己的权利了。只见她非常娴熟地踮起脚尖,拿出一瓶属于自己的奶,从奶瓶上“拔”下吸管。先把奶放在一边,然后低着头,专注于两只小手间的吸管,很耐心地把吸管的包装撕开。
有的时候,如果妹妹实在撕不开吸管的包装,一旁的哥哥见了,就会上前说:来,哥哥帮你。
等到吸管一插进奶瓶里,妹妹便满足地、大口地,咕嘟咕嘟地喝起奶来。还会到装着自己的奶和哥哥的奶箱前辨认:妹妹奶,哥哥奶。
一般第一天开奶,妹妹至少会喝两瓶。接下来奶在妹妹边喝边洒中,本来要喝一周的奶,几天就全部见底了。
就像今天,才周四,妹妹的奶就已经喝完了。早上看着哥哥喝奶的妹妹,拿着一个杯子跟在哥哥后面,边跟边说:哥哥分妹妹奶。
哥哥像甩小尾巴似的,边喝边走边告诉妹妹:我不同意。
没有要到奶,又明白自己的奶喝完的妹妹开始吚吚哑哑唱起歌来,也许她在用那样的方式在调整自己的情绪吧。调整了一会儿,跑到放爸爸妈妈奶的桌边,指着奶说:爸爸奶分妹妹,妈妈奶分妹妹。
之后便独自玩儿去了,没有过多的纠葛。
2
当孩子能自由地支配属于自己的物品时,他们往往能在其中生出智慧。
哥哥还在小的时候,每天至少也是要喝两瓶奶,甚至光喝奶不吃饭。可是等到妹妹也开始和他分奶时,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大,喝的奶量大,于是每次他喝完时,妹妹的还有。那时,他就不得不看着妹妹喝了。
于是,为了避免不让自己看着妹妹喝奶时难受,他开始每天只喝一瓶奶,而且每次都不会一次性喝完,开始了对自己的奶合理地规划。
期间,妈妈发现,当哥哥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奶时,就算看着妹妹喝,他也不会焦虑或难受。
也许哥哥的这种方式更符合成人的观念,如果此时你也希望妹妹也像哥哥那样“懂事”,要求妹妹像哥哥那样做,甚至把妹妹的奶收起来,每天只给她一瓶,那么也许你会错过属于妹妹的智慧,也许变成了揠苗助长。
妈妈发现,没有对奶进行任何规划的妹妹,她每次喝奶时都非常享受,她完全投入在感受喝奶的过程中,想喝时就喝,没有任何的顾虑和担忧,这样的纯粹,我们成人已经很难拥有了。除了,那些已经了悟的人才能做到如此当下吧!
当自己的奶没有了,妹妹马上接受了现状,然后开始为自己想办法——向哥哥要。被哥哥拒绝时,妹妹也能很自然地接受。坦然接受他人的拒绝,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智慧。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在被他人拒绝时,是否会出现自我怀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或者开始愤怒,觉得都是别人不好。然后关系就出现了裂痕,所以我们既很难去拒绝他人也很难接受他人的拒绝。
如果,我们有勇气放下对孩子的控制,也许会发现孩子有属于自己成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