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与文学无关
只因成长的兴致和冲动
让我在与这一次次
美好的阅读体验中
找到了自己
至今读过的有些书,谈不上经典也算不上畅销,有很多也忘了,有些书再版的可能性估计几乎没有。同时那些难忘的阅读体验,也随之成了绝版。
它与文学无关,只因青春成长的兴致和冲动,让我在与这一次次美好的阅读体验中找到了自己。
01
初二那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我们,开始私下流行传阅看小说。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第一本书”流传到我这的是一本我已经忘记了作者的《三毛传》,是作家三毛的传记。给我看的时间只有三天,回家后,躲进奶奶的小屋我便开始闭门不出,只在该吃饭的时候揉揉酸胀的眼睛出来转一圈,吃过饭继续回屋看。
第一次看到倔强潇洒的女子,第一次看到了地理课本之外的撒哈拉沙漠、尼日利亚的丛林竟如此迷人,由衷地欣赏作为小姑娘的她可以独自去西班牙学习生活,并将之后的困难都克服了,也在看到因挚爱死别后的她差点轻生而落泪,最终她以一个大家永远都不及的梦远离了世界……这些情景比死记硬背的语文课文、英语单词更多更快速地闯进了我的视野。
在课堂之外,除了老师讲的、父母说的东西之外,我又看到了一个和贫穷山村不一样的世界确确凿凿的存在,却朦朦胧胧地让我猜不透。渐渐地,除了亲人、玩伴、老师,在那个可见可触的世界之外,我有了一个我自己的世界,充满了未可知和未可言说的事物,而我正猫着身子探着头望了过去。至此,断断续续,我的个人世界因流传的小说的不同,也在不同领域被悄悄延伸。
这种阅读体验以最原始的方式告诉我,那本书是吸引我的。
02
后来又一次沦陷般地阅读是在高考之后,漫长的假期加上考试不理想的苦闷心情,买了一整套盗版路遥文集,又一次躲进了奶奶的小屋。
当我打开第一页的时候,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给吸引住了“……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当我从春天看到夏天,再到秋天,到最后的结尾整本书的生活都是苦的,唯有主人公遇到田晓霞的那段爱情算是不平凡的,大多数人的努力不是那么伟大,只是为了维持平凡的生活,让它不至于坠落到更低的地方。
在中午比较热的时候,我会将后窗打开,听听屋后白杨树上知了在烈日下的嘶鸣。这种有意识的封锁内心的情绪,在那个夏天似有似无地生长着。
不知不觉在《平凡的世界》接近读完时,我发现我没有想象中的悲伤而是很平静。现在想想感谢当时的自己,一个情绪消沉的高中生情绪低落时,选择如此悲壮的小说作为陪伴,让情绪随着故事流走,接受了内心的悲伤还有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03
现在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鲜明地附着了诸般需要,经朋友推荐,我在微信读书上开始了碎片化阅读。
今天在我还没将某老师的新书看完的时候,听到了关于这本书突如其来的坏消息。
有人是因为罗胖的推荐去看他的书,我想说我不是,我是因为大学期间无意间看过他在《广州日报》做专栏时写的文章,那时也懵懵懂懂对心理学有点感兴趣就追随他看了一些他的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作为学院派出身的他分析的很多在理,做个案时也可能有效。(具体他这本书怎么样,我不做评判。读这本书的人大都成年人,阅读过程中取其精华弃之糟粕的能力都有。)
但当我从去年真正接触心理学之后,发现很多问题是心理学不能解决的,有文化、有社会意识形态、有教育背景、有成长环境、甚至致命的母婴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半年来阅读的很多书籍都与心理学有关,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这么久的心理学学习不为别的,只为搞定自己内在的那个小孩,进而在此过程中对人及人性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在生活中,最好的姿态不是奋不顾身的勇往直前,而是走一段路,看一段风景后,能学会与自己对话,能用像照顾小孩一样的方式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内心……
这是我最近一次的阅读体验。
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种方式建立一套对应外部世界的内在机制,用以应对平淡的、强烈的以及未可预料的现实处境,有时这种应对是表象的,有时仅仅是为了满足内心的好奇、沉思和幻想。
我想这也许就是文艺作品带给我们最大的慰藉。能让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多面,而不再用自己单一的眼睛和思维观察世界。
毕竟有些执念需要在与自己相处时才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