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起稿(上)
一、“感受(感觉)”是绘画中极为重要的一关
要想迅速扭转“感受(感觉)”弱的问题,一定要“眯”眼看世界,把弱的再弱,把强的再强,画出一种很有“意味”的画面来。
“眯”眼后你能够抛弃许多的细节,进而去观察和表现物体,将许多暗部和远处的细节虚下去,使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一种“视觉印象”,从某种方面来说,这种视觉体验与印象派绘画的原理相同,这也正是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绘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一个新的绘画时代随即开始了,使我们到现在还在遵从着他们所建立起来的尊重自身视觉“感受”的王国中。
大师用“感受”去画的人物肖像:
二、别一上来就直接完全用线起稿
模特儿坐在那里,我们看到的本身就不是线,而是一种光影关系,所以肯定不能只是用线去起稿。
那如何才能快速地把形抓准呢?就是一定要在起稿阶段就带上结构去找形,而且要在考虑光影的前提下带着感受去找,只有当你眯着眼睛去判断、比较,然后画出来的形才是准确、直接的,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把眼珠、鼻孔画得很清楚,否则画出来的形一定是支离破碎、缺乏感受的。
在找形时千万不能局部化,一定要浑然一体地去观察,也就是要先找最大形。比如在画头发在额头上方的截止点时,一定要感知到下巴的位置,要考虑从头发到嘴再到下巴这条线的倾斜度,要让它们有感觉上的准确,假如连这种基本关系都没表现到位就去确定五官的具体位置,那没有任何意义,到最后还是得擦掉。
从整体出发,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去控制人物的形。因为你看到的不光是一个颧骨、一个鼻子,这只是基本的认识,你需要看到的是它的形体、空间关系,比如鼻子、颧骨、嘴,哪个强、哪个弱、哪个在前、哪个在后,都是有立体空间的,你需要这样去整体观察,而且在刚开始画就要把握好这种节奏。
从两个方面去检查你的画面,一个是用数据化的东西(理性认识)来检查它们之间的比例、宽窄、大小以及位置的准确性,再就是带入情感、感受性的东西来画画。像西方的绘画就把感谢和理性结合得非常贴切,其实像对于模特儿的感受就是偏感性一些的东西,而知识框架就是偏理性的东西,将这两种东西融合起来把握好,你才能将一张画面表现得更完善。在起稿阶段,感性认识要居多一些,而理性知识只是辅助你把形画得更准确而已,这是起稿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