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故乡,又忆儿时炒茶茶香。
长居武汉,白天面对高楼大厦,夜晚走在霓虹灯下。虽然天气渐暖,但是眼前所见,并非我心中的春天。
我心中的春天,在故乡的田园。
许久没有回家,心中只能默想那样的一副春天景象。油菜花开,草长莺飞,田园间,夹杂着泥土与草汁的气味。
其实,还有一种味道,也在春天浮上心头,那时儿时所闻的炒茶香。
小时候,家里喝的茶叶,都是奶奶亲手采制的。白天约上左邻右舍上山采茶,傍晚背上满满一袋子鲜叶回家,放在簸箕中摊开,让茶叶透透气。与此同时,把平时那口炒菜煮饭的铁锅刷得干干净净。烧上大火,待锅面略泛青烟,于是奶奶抓上一大把茶叶,放在锅里炒。下到热火中的茶叶,在火的催化下,蕴藏在躯体内的香气,瞬间喷发,直击鼻孔,穿透肺部,不忍来一针深呼吸,茶香在体内向血液中扩散,不经意间,整个身体顿时感觉轻松。
茶叶在锅中炒软后,起锅放在簸箕中揉捻,通常这个活都是由妈妈来做。看似简单的动作,需要体力,也需要巧力。如果没有体力,茶中汁液揉不出来,成茶的口感就会很寡淡。如果没有巧力,茶叶揉着揉着就会变碎,最后会成为一堆“碎茶”。妈妈揉茶很有技巧,向平时揉面团那样,动而不散,茶叶在妈妈的手中,就像一个足球在簸箕中不停的转动。
茶叶揉着揉着,温度渐渐冷却,香气也不再那么具有冲击力。转而出现的,是一种更加悠远而清淡的香。
茶叶揉好,进行干燥。通常是放在炒过茶的热锅中焙干,随着茶叶中水分的渐渐散失,香气的释放,也慢慢减弱。
香气留在了茶中,暂时蛰伏起来。只等热水的冲击,它将再度苏醒,绽放。
那时候我们乡下人家家基本不买茶,所需茶叶都是自己采、自己炒。大家也不会太去在意茶叶的好与坏,都是凭着约定俗成的定式来炒茶制茶。茶叶做好了,但有人来,便会泡上一杯,自豪说句:“这是刚刚做的新茶”。其实彼此也不知道这茶的好与不好,就是尝个新鲜。
随着村中老人渐渐亡故,没有人去采茶了,自然也没有人做茶了。但是茶还是家里的必备之物,用以待客。在乡下,你若待人不烟不茶,会遭人背后指责。备一点茶在家,基本是应付了事。所以买的茶,基本是很次的茶叶。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在意这些。有杯茶喝,就很满足了。
我小时候受家里人的影响,也爱喝茶。所喝的茶叶,出自长辈那勤劳而灵巧的双手。虽然味道已经不太记得,但是那炒茶的香气,一直难忘。虽然现在偶尔去茶厂,也能闻到炒茶香,但是这种香夹杂着机器的轰鸣,感觉总不是那个味。
如今以茶为业,对于成长过程中的那些茶事,自然会更加在意。寻常人家采茶制茶,虽已成过往,但是那炒茶的香,却走不出记忆。
每逢三月春风起,总将当年茶香忆。我想,总会在一个春天,自己背着篓子,上山采茶,回家炒制。
为谁炒茶?为那个能陪我喝茶享清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