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终于应约来到赵福元的石头店里。他的店在福贡往泸水方向开出大约3公里的地方。他在电话里向我这样描述。“得开车去。”他问我们有几个人。五个,一张车塞不下,我们再开一张。
应该在河东吧。他跟我们约了在加油站相遇。加油站正好在河东。从县医院出来,右转过福贡中桥,然后走一截儿,再过怒江大桥,右转开一会就到加油站。
“不过,您得等我们一会,大概半个小时。我们正吃着饭,要结束了。”
我跟他约了好几次。第一次是个周末,要去时恰逢一件突发事件,没去成。之后的一周里,我们计划在傍晚散步时顺便先去他家里看看。
“噢,我正在泸水”。两次均不成行。
这次,我们打定主意要去他的店里瞅瞅。福贡奇石协会副秘书长家里,到底有哪些奇特的石头呢?我们很是期待。
他开着车在前面带路。即将出城时他的车停在路左边。他摇下右边车门的窗户。
“你们可以把车靠右边停下。”
我们下车才发现不大的小院子里堆满了各色的石头,仿佛一座小山。石头上落满灰尘,遮盖了原本的色彩。他拿着钥匙打开店门。我看着卷帘门向上卷动,发出嚓嚓的声音,灰尘嗖嗖地落下。卷帘门的上头是招牌,赵福元奇石店。
他说,太灰了,路修好会好点。美丽公路十月贯通,他指的该那个时候吧。我们先被外面的石头吸引。他晃动着水龙头冲刷。
“石头就放在院子里,不怕人偷?”
“咱们怒江人老实,路不拾遗。”
店里也堆满了石头。大约十平米的屋子里,仅仅留下一个刚刚过一个的通道。地上、架子上,到处都是石头。
“几十年的存货。很早以前我就开始玩石头,陆陆续续从沙滩上捡来。”
这一定花了他不少时间。我们也去江边、山里寻石头。自认为最好的一块,也不能同此处随意摆放的任何一个媲美。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是耐心的寻觅,上天偶尔的赐予。
也许,以前石头多,容易寻找。
“现在不好找了,每个喀喀缝缝都被我们探索了。”他笑着说。他必定认为,我们很难在野外捡漏,寻到好石头。事实上也是。
“大约十二月,怒江水少了,就可以去沙滩捡石头啦。”
“到时候,您一定要约我们一起去。亲自捡到的才有意义,更让人开心。”
“捡到一块好看让自己满意的石头,那种开心,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
我们寻找自己中意的石头。“不着急,讲缘分的,你看到它,它也遇到你,相互吸引。好看的石头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来选我吧。”
“您怎么不在城市中心开个店?”
“我是真心喜欢玩石头,这个店准确的说是个仓库。家里石头太多,已经摆不下。多看,少买,最好不买。”
多看,少买,最好不买,欣赏为主。就是为了这句话,我才三番四次和赵老板相约。那时,我在街上遇到他。他在街道边摆了一个小摊,铺了一地的石头。我看着每个石头都不错。他笑着说,店里石头更多。我就盘算着什么时候去他店里闲一下。当时他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是石友间应有的态度。
我说:“不过,只有消费才能让人更开心。”我问他某块石头多少,他并不接话。反而给我们讲起选石头的诀窍。“嗯,石质好,水洗好,形状妙,有意境,符合这四条就是一块好石头。”
有人拿了乒乓球大小的一块石头给他看。他说,这是块玛瑙,颜色杂,透光不错。多少钱?三十拿去。朋友立即付款。
价格真的不高啊。
“玩石头嘛,交流为主。一块石头吹成几万,几十万,上亿有意思?”
不过就是块石头。这是个厚道的老板。
“不过,真正稀有的奇石,能入有钱人的法眼的,也能卖个不错的价格!”
店里不经常来,水是没有,不过有半箱啤酒。他邀请我们喝酒。我们的心思都在石头上,哪里有喝啤酒的欲望?
“家里还有更多?”在我们选了一些石头,并以很实诚的价格成交之后,我们决定趁胜追击。
“多。不过屋子都要拆了,这些石头以后真不知摆到哪里?”
“政府拆迁?”
“以后新县医院要盖在那里。”
“赔你多少?”
“六十来万。”
“一百平米的房子,能买两套。”
“还是有自己的一栋好,院子里能放很多东西。以后客运站也规划在这里,我卖个米线卖个早点,也能维持生活啊。”
他的大院里也是堆积如山的石头。我们爬上爬下地找。也许看花了眼,竟再没找到如意的石头。他邀请我们去屋子里坐坐。
“这凳子真好看,方方正正,还一条条条纹。”
“那是西瓜玉。”
“奢侈啊,玉做的凳子。”
“坐起来凉凉的,感觉很好。”
“你说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玩石头的?”
“几十年了,久到记不清楚。”
“这满院子的石头,没长时间做保障,捡不到。”
“别人是以文会友,以茶会友,玩石头的就以石会友。我去保山,参加奇石展,两块石头一块金奖,一块银奖,得了证书,收了奖金。他们还给我发了一个奖杯。透明的,水晶的。”
“这奖杯有点分量。”我拿到手上掂掂。
“我喜欢这个奖杯,”赵老板不无得意的说,“还有人送我字画。”
他拐进里屋,拿了一份折起来的白纸出来。展开很长,足有四五米。朋友们啧啧称道,好字。
有人自告奋勇上去读,每一句话都念得磕磕绊绊的。文化这玩意,不是谁都能玩的转的。
“怎么不裱起来,扯烂或者发霉就可惜了。”
上面所书是白居易的《双石》。“老蛟蟠作足,古剑插为首。忽疑天上落,不似人间有。”玩石者看来,每块石头都是浑然天然,容不得一丝一缕人工修饰、加工的痕迹。“那样会被人笑话的。”老赵说。
院落里的每块石头,都是从河滩、山涧捡来的。别人眼里都是风景,蓝天白云,独老赵每一次眼光闪烁都在石头上。每一个奇特的形状,每一个形似的图案,每一个漂亮的花纹,都牵动他的心,占据他几十年的人生。
“捡石头好啊,满足情趣锻炼身体两不误。别看我现在六十多了,身体棒的很。”
去人所罕至的地方,弯腰寻石,抱石回家,无不需要体力。他大半的心思都在石头上。“人皆有所好,物各求其偶。”他求的就是石头。
会说话的石头。
眼睛每每扫过捡来的石头,老赵都能听见它们在说话。
“我是黑夜一轮明月。”
“我是山间枫叶。”
“我是高山流水。”
每一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说的话极具个性。玩石者皆不寂寞。
“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
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老赵想跟石头做一辈子朋友。奈何,现在县城棚户改造,院里成堆的石头去处成了个难题。
“不是有赔偿款吗?你再盖一栋。”
他摇头:“不行,县城面积有限,以后不允许再盖房子。”
政府的政策一定要支持。不过他很豁达。
“房子拆的时候,你们过来,选几块石头做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