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把控制感带到学校
前面几章主要讲的是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在家里建立掌控感,这一章开始讲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在学校建立掌控感。当然,学校并不由家长掌控,建立掌控感也需要教师的合作,或者家长通过选择和更换学校来进行。作者希望教师们也来阅读这章,他们认为美国的教育改革目标在方向上出了问题,教育政策并不是为了让孩子的大脑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是如何让孩子去更好的满足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在这篇笔记结尾,我会对作者的政策主张提出自己的看法。顺便说一句,这一章反复提到芬兰的教育,认为是成功的典范。
从这一章开始,问题开始变得具体,而不像前面的章节那样具有基础性。这一章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从哪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建立在学校的掌控感,各个部分是并列的关系。
主要内容
帮助孩子投入地学习,包括在家和在学校。
-
减少学业带来的紧张和压力
- 孩子的学业表现,既需要大脑保持一定的警觉,也不能过度警觉,否则会导致紧张。
- 但是现在的教育系统通常让孩子在紧张的状态下学习。
激励孩子做作业,而不是要求他们去做作业
不同程度的内容需要孩子大脑具有一定的成熟度,不要揠苗助长
测验是有意义的,但是行政部门采用的标准化测验,通常不能够发挥测验的作用。
细节
帮助孩子投入地学习
学习上投入的孩子会关注他们能学到什么,学习上不投入的孩子总是希望做的越少越好,包括很多学习非常好的学生。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投入的学习?
在家,家长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主自治( Autonomy),关于自主的重要性可以去看第五章。
在学校,老师可以通过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帮助孩子建立自主感。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孩子在情感上和老师建立起了联系,学习会更有主动性。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去与老师进行交流,比如让孩子去问老师自己小时候喜欢什么。
如果感觉孩子和老师之间实在无法相处,就需要考虑换班换学校了。
不要强求孩子在教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最好的老师,需要让孩子知道,他应该为自己的教育负责。
如果孩子学不进去,可以考虑请个家庭教师。
可以适当鼓励孩子提前学习,在学校学到新内容的时候会降低压力。
减少学业紧张和压力
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学业表现需要大脑的警觉程度达到最优水平,过高和过低都不好。
这个最优水平因人而异。一般来讲,能让女孩达到学习最佳水平的警觉水平,并不足以让男孩振作起来;而能让男孩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警觉水平,对于女孩来说就会带来紧张了。
学校的环境应该让孩子感到充满挑战,但不会感到特别紧张。孩子们应该知道,失败和犯错误没什么大不了,他们应该去多冒一点险。
然而更多时候,孩子们是处于一个毒性紧张的环境下学习。在这样的环境里,脑前额皮质层的活动受到了干扰,多巴胺和皮质醇的水平不能够达到均衡,人们进行学习所需要的三个功能,自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都受到了损害。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学习当中最重要的功能,它让你把意识当中的信息储存起来,并进行操控和更新。工作记忆还能让你把过去和现在联系起来,这是创新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你可以认为工作记忆就是学习。一些专家甚至认为,工作记忆是比IQ更好的指标。当孩子们处于紧张的环境之中,工作记忆就受到了损害,这让他们很难去整合信息,理解不好老师讲述的内容。
记住,在我们经受紧张时,我们的大脑本来就不应该能清楚和有逻辑地思考,这是生理决定的。(因此,家长训斥孩子,制造紧张气氛,还想让孩子有效率地学习,是不可能做到的。)
最后,能够帮助孩子降低学业压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家长自己首先放下这个压力。
激励孩子做作业,而不是要求他们做作业
大量研究说明,对于小学生,家庭作业并不能提高孩子学业上的表现。
研究还表明,对高中生来说,家庭作业所起作用非常有限。
研究还表明,当孩子至少可以部分控制他们作业的题目,做起作业会更投入,会更愿意去做作业,并且获得好成绩。
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给学生解释这个作业会在哪些方面帮助到孩子,并且给孩子足够的反馈和建议,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去读书上某某页。
芬兰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芬兰的小学生在回家之前已经把大部分作业都做完了。15岁左右的高中生并不需要额外补课。
如果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可以考虑给孩子减负(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不要揠苗助长
作者说,每当看到家长基于自己的恐惧、好胜和压力,而不是基于科学或者事实,去让孩子学这学那,总会想疯。(想疯的时候不妨来看看我们吧,作者就会意识到,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社会,所有的恐惧、好胜和压力都是有基础、可以理解乃至必要的。)
比如说,即便是科学证据说明,等到孩子满七岁再学阅读才是有效的,还是有很多家长让孩子提前读。
当孩子大脑发育到可以去学某样东西时,学习才最有效率,这就像想要好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找到好的工具。
过早的学习,当孩子的大脑不能够应付时,反倒有可能形成糟糕的学习习惯。
已经有研究证明,过早的学一样东西并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优势。
用正确的方法考试
考试虽然让人紧张,但并不是坏事情。有研究表明,相比阅读笔记复习,考试时人脑的活动有利于人们更清楚的记忆一个事实或者概念。
考试也有助于让自己和老师去反思你眼下遇到的问题和所处的阶段。
但是现在流行的标准化考试并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因为标准化考试内容是由政治家决定的,而不是由有理想的教育家。
芬兰的教育体系里重视培养高质量的教师,讲究家庭和学校的合作,鼓励学校开发有自己特色的课表,基于信任基础树立领袖。
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老师们拥有非常有限的自主性,任何事学生家长何老师变得紧张的事情,最后都会失败。
学生每天应该充满盼望去学校上学,学生不应该失去动力。
立刻就做
-
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教育负责。孩子应该要感受到是自己在控制,而不是一切指望学校来安排。需要注意的是,这绝不意味着对暂时手忙脚乱的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
插一句:第一次感觉到“教育”这个词跟以前的理解不一样,就是听一个学生说“我的教育”,自我意识扑面而来。中国人从来不说“我的教育”,实际上,在中文里“我”和“教育”多少还有点势不两立的意思。
-
如果你觉得孩子没有从老师那里学到东西,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一点,但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老师,你要说“Cooper老师已经做到最好了,他只是不知道如何按照你学习的方式去教你”,鼓励孩子不管怎样都要找到其他办法学会课堂上的知识。
插一句:听着是不是有点太惯着老师?但除非是一对一,一对多的课堂教育差不多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不可能永远都遇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再说想办法跟上学习内容也是种能力,让孩子试一试自学也挺好的。可汗学院的作用也许就在这里。
-
给孩子展示他生命更广阔的图景,告诉他作为一个学生或者人如何发展,是远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事情。
插一句:太重要了,一定要跟孩子谈。类似高晓松他妈说的“苟且和远方”,但书里说的建议可操作性更强。
-
不要让孩子学习任何超越他大脑发展程度的东西,比如幼儿园学认字、八年级学代数、高中学AP课(可以带到大学拿学分的课程)。*
插一句:如何知道孩子大脑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如果孩子面对家长的提问发傻、回答靠猜、经过启发仍然不上道,就差不多能确定是能力没到,等一年半年再学也不晚(基于教多多数学和很多其他事情的经历,有点后怕。)
-
与老师、其他家长和学生成立游说或压力组织(advocacy group),建议学校采取降压的教育方式,建议学校多采纳“头脑友好”的活动,比如体育、艺术和冥想。
插一句:美国的公立学校学区不由地方政府组织,负责人不由市长任命,经费直接从房产税里出,而不是从财政局出,因此学校对纳税人负责,而不是对教委或者市长负责,家长和学生都有说话的份。有个挺有名的视频,一九岁的小女孩在学区会议上批评考试方式,是个典型的例子。
启发和问题
- 可以同意作者对美国教育系统问题的归纳,但为什么美国的教育没有考虑到最近脑科学的发展?仅仅是因为无知吗,还是因为这些东西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回想第一章我的问题,我虽然不否认紧张对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这个负面影响在诸多的负面影响当中是最重要的吗?作者是否夸大了降低紧张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当中,减少紧张的作用是否大到足以让我们去放弃标准化考试带来成本上的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