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提问操作指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没有一个好问题,所以你就拿不到一个好答案。--题记

1

应老师,我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你说该怎么办?

应老师,我的孩子上课不专心,该怎么教育?

应老师,我的孩子不自信,怎么样可以变得自信呢?

……

微信上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咨询。这可太让人为难了,不好回答啊!

你的孩子几岁了?性别?具体症状?

3岁孩子不好好吃饭与10岁孩子不好好吃饭,背后的成因是不同的。不好好吃饭又是什么意思?孩子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还是孩子吃饭不符合你的标准?你不能掉进事件里面急于求一个解决方案,你得帮助老师明白具体发生了什么,老师才有机会支持你啊!

所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在两种情况下,人们会问这类无效的问题。

一、情急之下。

二、模式使然。

第一种大家比较好理解,我来详细说说第二种。但我不准备由我来说明白,我希望大家看了下面的内容,自己能领悟明白。

NLP里面有一个技巧叫“位置感知法”。意思是在一件事情里,如果只考虑自己的立场,这叫第一身;如果去到对方的立场,这叫第二身;如果去到旁观者的立场,这叫第三身;如果去到大系统的立场,这叫第四身;学过NLP的人就会去到第五身,就是在各个立场间灵活穿行。

我知道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很聪明,所以看到这里,已经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拓展模式了。

2

人生免不了遇到问题,遇到问题就问别人吗?别人靠不住啊,比如应老师就超级不靠谱,你问一个问题丢给她,常常无声无息,几天都没有回应。

现在我就奉献给大家一个求人不如求己的技巧。

举例:孩子不好好吃饭。

先反观针对这个问题自己的状态是什么?跑了什么念?升起了怎样的情绪?起了怎样的反应?在这里,是否可以修正自己呢?

紧接着,在这件事情上,你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孩子不好好吃饭,可不可以变着花样给自己做饭?可不可以把吃饭变得很美好很有趣?

孩子不好好吃饭,属于你人生的触发事件,它触发了你内在怎样的运作机制,你可以如何校正你自己,从而影响孩子发生改变?

外求援助希望对方改变,这是一个问题;观照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哪些成长空间,这是一个机会。

人啊,无法掌控别人,只能主导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