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听书:《人生烦恼咨询室》,作者是日本的一位“60后”精神科医生和作家桦泽紫苑。这是一本帮助人们解决烦恼的书,解决烦恼的关键在于行动,行动的目的是获得幸福。
如何获得幸福?作者提出了一套获得幸福的独特方法和路径。他认为,我们的大脑里会分泌引发幸福感的物质,主要是“血清素”“催产素”“多巴胺”这三种,幸福物质越多,人越觉得幸福。因而,幸福最好按照获取血清素、催产素、多巴胺这个顺序进行实现。
1.血清素的幸福
血清素的幸福,说白了就是身心健康的幸福。血清素分泌不足会出现疲劳、失眠、头痛、悲观、易怒、焦虑等问题。相反,当大脑的血清素分泌足够多的时候,人们就会感觉神清气爽、干劲十足。
保持健康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早起散步。乍一听,好像有点过于普通了,散步的好处不用多说我们也知道,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行走,是最好的药”。因为早起散步这个看似简单的方法中同时包含了激活血清素的两大法宝:阳光和有节奏的运动。
另外,当人们感到紧张的时候,经常采用的缓解办法可能就是深呼吸。人们之所以下意识地想要做这个动作,背后的原理就是这个动作可以激活血清素。
血清素是让我们保持清醒冷静头脑、心情愉悦,拥有良好睡眠的物质。因此血清素的幸福其实就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幸福,健康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去激活血清素的合成分泌,比如晒太阳,或者做一些像散步、慢跑、跳舞、游泳、咀嚼、深呼吸等有节奏的运动。
2.催产素的幸福
催产素的幸福感,其实就是良好关系带来的幸福感。当我们有这样的烦恼时应该牢记好感的“1∶2∶7法则”。什么是“1∶2∶7法则”?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另外,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这就是“好感的1∶2∶7法则”。相信“自己的伙伴永远比敌人更多”,这会给人带来勇气。有了这样的信念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处理人际关系的精力花在更重要的“关键人物”身上。
作者还介绍了“富兰克林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想要化敌为友,让别人支持你,不是要为他做一件事,而是让他为你做一件事。这个效应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罗振宇老师曾在“罗胖60秒”中讲过,他说:“一个和你敌对的人,其实他搞不清你是怎么想的,所以就会不断升级敌对行动,做自我防范。而当你向对方提出一个请求,对方马上领会到你对他的敌意没有他想象得那么大。所以很容易就坡下驴了。
催产素的幸福,也就是良好人际关系带来的幸福。在职场上我们要把握好与“关键人物”的关系,对待讨厌我们的人,我们可以用主动寻求对方帮助的方式化敌为友。在家庭中我们要经营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冲突和争吵不是坏事,要想办法将其放置到“美好盒子”和“中性盒子”中,比如,通过文字交流的方式给情绪降温。
3.多巴胺的幸福。
多巴胺的幸福,说的是干劲儿和成就感带来的幸福。多巴胺是与工作成功、比赛获胜、赚取巨额财富、升职加薪等这些“社会成功”有关的物质,它是我们达成这些目标的驱动力。因此,多巴胺的幸福就是干劲儿和成就感带来的幸福。作者告诉我们,获得“社会成功”的秘诀就是沿着守、破、离的方向,先锤炼,后突破,最后确立自己的风格,一步一步前进,实现由0到1的质变。
作者认为,取得成功的最短距离就是,严格遵循守、破、离这个顺序,遵守的守,突破的破,脱离的离。“守”说的是遵从形式,向老师学习,并努力掌握基础。“破”指的是打破形式,在达到熟练的境界之后,突破原有的规范。“离”就是指脱离形式,将自己的理解融会贯通,开创全新的境界。说白了就是先锤炼,后突破,最后确立自己的风格,一步一步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
很多人拥有了财富、权力、地位,但是依旧觉得不幸福,觉得空虚、无聊、不满足。这些烦恼和不安在作者看来,其实都是因为前面的基础没有打牢,获得幸福的顺序出现了偏差。拥有稳定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人际关系,即便没有万贯家财,也一样能够幸福地生活下去。所以,仔细品味那些最基础的幸福吧,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你一直都是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