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自从主张中原息兵后,一直没有能力与诸侯争雄,诸侯不断壮大。
先是三家分晋,韩,魏,赵三国都十分强大;然后田陈代齐,齐国依然雄视东方,想与秦并称东西二帝;楚国自楚昭王主政,国势逐渐恢复,不断吞并邻国,势力日张;秦国极少参与中原战事,被称为秦夷,后商鞅变法,秦国势力日强,自称为帝,后去帝号;燕国一直处于辽东,极少参与中原战事,也较少受兵;天下逐渐分为七个大国,楚,齐,秦,赵,魏,韩,燕。
其他国家,比如,吴越之争,越国灭吴,后越与楚争端加剧,越国不断衰弱;鲁国最有礼,不符合强弱淘汰的局势,后由三桓专权,更是衰弱;卫国多次受北戎攻伐,又没出雄主,不足为道;郑国,一直是中原霸主争夺的对象,基本大战必然被攻,自郑庄公小霸后,国势再不能起;宋国一直处于晋,楚中间,又是主盟息兵,极少攻伐别人,处于左右为难,被动挨打的局面。
宋国其余国君,不值一提,只说最后一位国君。也是自立称王的唯一国君,宋康王。
宋康王是宋辟公的儿子。他的母亲梦到徐偃王前来托生,因此取名叫偃。宋偃长相异人,身高九尺四寸,面宽一尺三寸,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脸上看着有神光,他的力量可以直接将铁钩拉直或压弯。
周显王四十一年,宋偃驱逐兄长剔成自立。自立十一年,宋国有人取雀巢,得到了没有壳的鸟蛋,里面有小鹯,国人以为这很奇怪,献给君上宋偃。宋偃让人占卜,太史占卜完说,小而生大,此反弱为强,崛起霸王之象。宋偃高兴的说,宋国已经很弱了,寡人不振兴宋国,还指望别人吗?
宋偃从国中挑选壮丁,亲自训练,训练强劲的精兵十万多,往东面攻伐齐国,攻取齐国五城;往南击败楚国,夺得楚地三百余里;往西攻取魏国,攻下两城;又攻打滕国,将滕国吞并。
宋偃遣使与秦国通好,秦国也遣使回聘。从此,宋国国势极强,齐,楚,三晋都不敢与他相争。宋偃见齐,楚,三晋各自为王,也自称王,为宋康王。
宋康王自以为天下的英雄,没有比的上自己的。想快速成就霸业,每次上朝,让群臣大呼万岁,堂上呼完,堂下响应,门外的侍卫也跟着响应,声音直达数里远。
宋康王命人用皮囊装牛血,悬挂在高竿上,然后自己弯弓射囊,他的臂力惊人,弓箭也十分强劲,囊虽然高却一箭穿透,血雨从天上降下。宋康王让人在集市中宣传,说宋王射天成功。远近百姓都畏服宋康王。
宋康王经常饮酒,强行要群臣饮酒,暗中让左右用热水代替酒给自己喝,群臣中酒量好的,都潦倒大醉,只有宋康王十分清醒,左右都宣传说,君王酒量像海一样,就算喝一千石也不会醉。
宋康王又纳了许多女人于后宫,用来淫乐,一晚搞几十个女人,让人向外面宣传,说宋王精神抖擞,可以同时御上百女人,不知疲倦。
一天,宋康王在封父故居游玩,遇到了一个采桑的美妇人,宋康王让人寻访她的家,知道是客居在此的韩凭的妻子息氏。宋康王让人通知韩凭,献出自己的妻子,韩凭和妻子说了,问妻子是否愿意,息氏作诗: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
宋康王十分倾慕息氏,让人去韩凭家中夺取,韩凭见妻子乘车远去,心中难过,然后自杀。宋康王召息氏一起登上青陵台,对息氏说,我是宋王,能让人富贵,也能主人的生死,况且你夫君已经死了,你能去哪里?如果从了寡人,寡人立你为王后。息氏又作诗应对:
鸟有雌雄,不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宋康王说,你现在已经来了这里,虽然不愿意从寡人,也不能推辞。息氏说,让臣妾沐浴更衣,然后拜别夫君的魂魄,再服侍大王左右。宋康王同意了。息氏沐浴完毕,向天上再拜,然后从高台上跳下,宋康王急忙上前拉住息氏衣服,没有拉到,息氏落地,已经断气。
宋康王在息氏裙带中得到一封书,书上说,希望死后与韩凭葬在一起,我在黄泉下也感谢!宋康王大怒,故意作了两间坟,两坟东西相隔。埋完后三天,宋康王回国,一天晚上,各有一棵文梓长在两坟冢旁边,几天就长了三丈那么高,他们的枝条自然的连接到了一起,结成连理,有一对鸳鸯飞在枝上,互相悲鸣,附近的人感到哀伤,说这里韩凭夫妇的魂魄所化。然后为树取名,“相思树”。有诗说:
相思树上两鸳鸯,千古情魂事可伤!莫道威强能夺志,妇人执性抗君王。
群臣见宋康王日益暴虐,不少人前来誎言,宋康王大怒,身边带着一弯强弓,凡是誎言的,一箭射死。曾经一天射杀景成、戴乌、公子勃,从此,朝中上下没人敢进誎,诸侯都称他为桀宋。
秦国请与齐国共攻赵国,苏秦的弟弟苏代,向齐湣王说,师出如果无名,事情难以成功。赵国对齐并没有罪过而讨伐,得到土地只会对秦国有利,齐国什么也得不到;现在宋国正无道,天下称他为桀宋,大王与秦伐赵,不如联合诸国伐宋,得到的土地可以归自己,他的百姓可以作为自己的子民,而且又有诛除暴君的名义,这是效仿成汤与周武王的事情啊。
齐湣王大喜,约楚国,魏国,一起攻打宋国,三分宋国土地。秦昭王听说大怒,宋国刚与寡人交好,齐国讨伐,寡人必然相救!齐湣王担心秦兵救宋,问计苏代,苏代自请往秦国劝止秦兵。
苏代来见秦昭王说,齐国现在伐宋,臣为大王庆贺!秦王说,齐国伐宋,先生为什么贺寡人?苏代说,齐王的强暴,与宋王没有分别,现在约合楚国,魏国一起攻宋,以后必然以兵威欺负楚、魏;楚、魏国受齐国相欺必然往西边事秦国。所以秦国用宋作为鱼饵,而得到楚、魏两国盟友。对大王有什么不利的?怎么不庆贺?秦昭王问,寡人准备救宋国,又将如何?苏代说,桀宋四处攻伐,已经得罪了天下诸侯,天下诸侯都想灭了他,而秦国却前往救援,众诸侯会将怒气移到秦国。秦昭王以为然,不发兵救宋。
齐兵先到宋郊外,楚,魏兵马随后前来,齐将韩聂、楚将唐昧、魏将芒卯,三人一起商议。唐昧说,宋王志向大,心态骄傲,应该示弱引诱他。芒卯说,宋王十分淫虐,民心相离,我们三国都有战败失地的耻辱,应先传布檄文,通告宋王的罪恶,然后招回原来我们自己属地的百姓,他们必然有不少人会造反。韩聂说,两位说的都极是。于是写檄文说桀宋十大罪:
一、 逐兄篡位,得国不正;二、 灭滕兼地,恃强凌弱;三、 好攻乐战,侵犯大国;四、 革囊射天,得罪上帝;五、 长夜酣饮,不恤国政;六、 夺人妻女,淫荡无耻;七、 射杀谏臣,忠良结舌;八、 僭拟王号,妄自尊大;九、 独媚强秦,结怨邻国;十、 慢神虐民,全无君道。
檄文所到的地方,人心恐惧,三国丢失的地方,这里的百姓纷纷驱逐宋国官吏与守军,登城自守。于是齐,魏,楚三国联军所向披靡,直逼进宋都雎阳。宋康王偃大起兵车,亲率中军,离城十里结营,与联军对恃。
韩聂先派遣部下闾丘俭,以五千人挑战,宋兵不出战。闾丘俭在军中挑选声音大的几十个士兵,登上高架一起诵读桀宋的十大罪状。宋王偃大怒,让将军卢曼出战,战只数合,闾丘俭诈败而走,卢曼上前追赶,闾丘俭将车马器械全部抛弃,狼狈往回奔。宋康王偃登上高台,望见齐兵败退,高兴的说,击败了齐兵,楚,魏必然胆丧。于是出动大军,直逼齐营,韩聂往后退了二十里下寨,让唐昧、芒卯两军,从左右抄到宋大营后。
第二天,宋王偃以为齐兵已经没有能力再战,传令进兵,宋兵直攻齐营,齐将闾丘俭打著韩聂旗号,列阵与宋王相持。宋王偃果然十分神勇,斩杀齐将二十余人,宋将卢曼战死。闾丘俭大败而走,丢下车仗器械无数,宋兵争相抢夺。忽然传报,楚魏兵马正在围攻雎阳,雎阳十分紧急。宋王偃大怒,传令回军。
大军回行五里,旁边一军冲出,大喊,齐国上将韩聂在此,无道昏君,还不速降?宋王左右戴直、屈志高,一起杀出,韩聂大展神威,将屈高斩于车下。戴直不敢交兵,保护宋王边战边往都城退去。守将看到是宋王回来,开城放进。三国兵马,昼夜攻城。
不久,齐湣王担心韩聂不能成功,亲帅大将王蠋、太史敫等,引生力军三万前来,三国军势更大强大。宋兵听说齐湣王亲自前来,人人胆丧心惊。军民又抱怨宋王不体恤士卒,只知道昼夜驱使男女防守,没有丝毫赏赐,埋怨声音到处都是。戴直对宋王偃说,敌人势力十分猖狂,大王不如弃城退避,以图后举。宋康王这时雄心已经化为秋水,与戴直半夜弃城逃遁,宋守将公孙拔竖起降旗,迎齐湣王入城。齐湣王一面安抚百姓,一面下令追杀宋王。
宋王跑到温邑,被追兵赶到,戴直先被斩杀,宋王偃跳入神农涧中,没有淹死,军士将宋王拉出来斩首。从此,成汤祭祀便绝。
宋国由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以前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是周天子封的仅有的三个公爵成员之一。经历三十四位君王,共八百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