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行政部讨论年会方案的时候,抬头看见了挂在墙上的那幅耕作画,不由得想起赵总说的: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天。
几乎所有职场都要求员工要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永远只关注自己做了多少,却从不想自己做的是不是领导要的,也不了解领导的关注点,更不会在领导遇到问题时主动提供方案支持,也无法提供更有价值的工作成果,这类工作他们输出的是苦劳,而不是功劳。脚踏实地的同时更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我喜欢做计划,更喜欢把事情做到前面,提前做方案,提问,思考,有人说你这是焦虑症,去预估未来的还没有发生的事,还有人说这是责任感太强的表现。以上我都不认同这种说法,这叫推演事实,既然选择要做的事情必定会有个结果,这是事实而不是观点,这样做让我有了上游思维。让事情回到发生的原点,把起因和结果做比较,缩小间距。
在校读书的时候,班里蚊子特别多,很多同学被叮咬得无心听课。放学时老师便吩咐学生自带工具,准备灭蚊行动。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工具,蚊子拍、捕蚊网、灭蚊药等。而小明同学竟然拿着一把镰刀走进了教室,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接下来,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可恼人的是,无论怎么努力,教室里的蚊子还是层出不穷。这时只见小明同学拿着镰刀走到教室后的一片杂草旁,挥起镰刀开始割草。随着杂草被清除,蚊子也慢慢消失了。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鼓掌。
抓住事情的根源,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如果我有1小时来解决问题,我会花55分钟思考问题,再用5分钟思考解决方案。”故事告诉我们,当遇到一个问题,不要急着动手去做。思考正确之后,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写答案。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说: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用上游思维解决问题。
如何养成“上游思维”?
1. 手脚别走在脑子前
我们在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总是立即着手去解决问题。
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已形成惯性思维,每当问题发生时,行动先于大脑;
二、没耐心、怕麻烦,而刻意选择视而不见。
2.扔掉心里那把锤子
《麦肯锡图表思考法》这本书当中提到一个解决问题的重要原则:不要打地鼠。
解决问题不能像拿着锤子打地鼠一样,哪里地鼠冒出来就把它打下去。
这样问题永远也解决不完,也永远也无法真正地把问题给解决掉。
只会越解决越多,越解决越麻烦。
企业留不住员工,优秀的管理者,不会一味问责人力资源部门,而会先反思公司的规章制度。方案被驳回,聪明的员工不是立即着手修改,而是先弄清楚客户或领导的核心需求。孩子拖拉懈怠,智慧的家长,不是靠狮子吼、上小鞭子,而会先找出他拖延的原因。真正优秀的人,不仅能埋头苦干,更懂得抬头看路。
当你懂得了化被动为主动,用上游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一切便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