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用竹子剖成的薄片或丝编制用品的手艺人
随着朔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几乎被淘汰了。所以,可能现在很多人都没有用过篾制品,自然也不知道篾匠是干什么的。篾匠在中国是一个很古老的职业,也是一个快要消失的职业。
我的爷爷就是一名篾匠,而且还是一个在家乡远近闻名的老篾匠。有时回老家碰到一些不太认识我的人,他们就会问“你是哪家的姑娘啊?”。我要是报上我爸爸的名号,他们可能也不太认识,但我要是报上我爷爷的名号,他们立马就会非常热情的说“奥,你是袁师傅的孙女啊!你爷爷现在身体怎样呀?还做蔑吗?”。然后就会说好多关于爷爷的话题,大多是说他手艺有多么好,人有多么好,做事有多么认真。
爷爷十岁学徒做了蔑匠,一直做到八十岁。今年爷爷已经八十九了,身体还很硬朗,经常说还想做蔑。我告诉他,现在已经都不用这个了,没人买的,但爷爷总说有人喜欢的。要不是爸爸和姑姑他们强制不让他做,他怕是闲不下来的。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篾匠是很吃香的。爷爷九岁的时候,我曾祖母就去世了。在爷爷十岁的时候,曾祖父就送他去学手艺,爷爷手巧,学得快,师傅很喜欢他。可就这样,爷爷也十五岁才出师,学了整整五年。爷爷常说,以前的师傅和现在的老师可不一样,你要学不会真的没饭吃的。但是他非常感谢他的师傅,因为爷爷用他的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爷爷十九岁的时候,我曾祖父也去世了。留给爷爷的只有一栋老房子和两个尚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爷爷就背着自己的蔑箱,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自己和弟弟妹妹,还给自己和弟弟娶了媳妇,给妹妹置办了嫁妆。后来还养大了自己的七个儿女,送他们上学,为他们成家。
爷爷的工匠精神
爷爷手艺很好,在我们老家是公认的。他编的晒垫,团箕,簸箕,菜篮,凉席.......大家都是抢着要的。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被邻村的人请去做东西,没有个把月是回不来的。只要有人请他过去了,基本上大家都会请他去家里做东西。
小时候看爷爷剖篾片和蔑丝,感觉爷爷帅翻了。把一根竹子砍下来,锯好长度再经过“切 削 剖 拉 磨 撬 编 织”这八个步骤变成一件篾制品,真的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但是爷爷的刀功确实了得,不仅快,关键是剖的篾片几乎厚薄都是一样的,篾丝的宽细也非常均匀。而且爷爷一摸就能知道这个厚度可不可以。都检查好之后,把篾片往后一甩的那个动作,真的超帅。爷爷的蔑刀非常锋利,他也很爱惜他的蔑刀,所以无论去多远磨刀石都是自带的。我觉得篾刀之于篾匠就和手术刀之于医生一样重要。
爷爷做的东西,不仅美观,精致,最重要的是结实。蔑其实也分好多,最基本的分法就是“篾青”,“篾黄”。篾青,就是竹子表皮的这一层,这个一般比较结实,会用来做骨架。其实做这些东西都是有骨架的,骨架密一点,东西就结实一点。但是骨架密了,编起来就麻烦一些。所以很多人就会把骨架密的卖的贵一些,但爷爷从来不这样。因为骨架少的,他压根都不做。做不好的,他也不会卖给别人。而且,只要是爷爷做的东西,用久了用坏了,他都免费给人补。我爸爸以前还开玩笑说,我们家老爷子做东西还带保修的。
爷爷是个很本分的篾匠。在别人家里做东西,从不偷懒。做东西,他都是先和东家说好需要几天,说三天就三天,五天就五天,半天都不会多。大家都知道爷爷酒量很好,但是在干活的时候,爷爷从来都是滴酒不沾。只有在干完活要走那天的最后一餐,爷爷才喝一小碗。而且,对于伙食,爷爷从来都不挑,能吃饱就可以。听奶奶说,以前人家家里苦,付不起工钱,爷爷都是赊账给别人的,从来也不去催账。还常常对奶奶说,人家是有难处才赊账的,你催人家,人家又拿不出,心里也不好受。
快要消失的职业
其实爷爷以前有很多徒弟的,我记得小时候过年,过节。他的徒弟们都会来我们家送礼,孝敬师傅。但是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大家都觉得这个不赚钱,所以都不干这个了。现在爷爷只有一个徒弟还在做这个职业,但是那个爷爷也六十多了,估计也不会再干太久了吧。爷爷常说,现在的年轻人啊,心都浮躁,又耐不住寂寞。都喜欢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怎么干得了这个哦!
以前老家搞龙灯会的时候,那个龙头,还有龙身都是用蔑丝扎出骨架,再用纸糊出来的。还有那些个手提的灯笼的骨架,爷爷都会做,爷爷会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小的时候,爷爷也用蔑给我编过小鸟,小马,小绣球,小鸟笼......个个都很精致,漂亮。对了,我们家的筷子也是爷爷削的。有一次我同学来我们家吃饭,问我你们家筷子哪买的?也没有花纹,图案。但用起来真的很好用。我告诉他是我爷爷削的,他惊讶的直瞪眼。确定我没骗他后,一脸崇拜的对我爷爷说,爷爷你太厉害了。搞得爷爷直摆手说没什么。我知道他一定很惊奇,怎么好像大小都一样。最后,爷爷送了他一大把筷子。到现在,有时候他也还会说你爷爷真的太厉害了。
真的不一样吧,爷爷可以一学就学五年,一干就干一辈子。于爷爷而言,这不仅仅是份工作,更是一种艺术。我一直觉得,老匠人也是艺术家。老一辈的篾匠,木匠.....他们总是能把一份工作做到极致,精益求精。和他们相比,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宁静的心气,我们还缺少他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向我的老篾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