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清净的下午,安静地听着轻音乐写总结。其实每年都会写年终总结,但是自己比较缺乏反思意识,没怎么细致地总结问题顺便讨论可行性解决方案。从今年开始要纠正这个问题。现在脑子里想表达的东西很多,那么从我断断续续看了3个月还没看完的纪录片开始吧。
片名叫《56UP》很久很久之前英国的纪录片,采访了不同环境下成长的英国人的成长历程。从7岁开始,直到56岁。今天刚看完28岁的那个部分。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直观有些深刻,甚至略微残忍的纪录片。大部分孩子没能完成阶级(不知道这个词合不合适)的跃迁。先不剧透,但是简单说说我今天看完28岁那部分之后的感受吧。首先,我觉得家庭环境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早期的家庭教育和灌输给孩子的各种观念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再直白一些,就是成长在较差环境中的孩子,眼界可能非常具有局限性,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认知和人生方向的选择。其次,个人后天的努力,大部分在28岁左右还不太如意的受访者是承认自己年轻一点的时候是不努力的,甚至是懒惰的。但是,大家真的不知道“应该”去努力么?我觉得不太可能,所以其实再次投射了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对个人成长影响很大,当然结合我个人的 经历来谈,我觉得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外显的平台或者机会,教育方式和内容可能更为重要。
这个学期,我有一门课叫昆虫学,我的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博士,他是某院士的学生。上他的课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很不一样,因为感受到他不是在简单粗暴的灌输知识,而是启发你,让你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之后和老师私下聊了一些,聊到一些我们双方相似的爱好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的这些爱好,或者说是和应试学习无关的素养,几乎全部都源于家庭教育对我的影响。不过,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这门考试我发挥的不太好,懊丧了很久。
最近的很多事情都在提醒我,甚至是刺激我,我是一个成年人了。所以所谓无忧无虑的状态也该慢慢褪去了,要考虑一些之前自己从未认真考虑过的事情了。下午看了看林科院今年的推免名单,发现录取的专业几乎没有我感兴趣的。不过总觉得自己似乎也不太有把握拿到推免的名额,我的大学的考试方式更接近于死记硬背而不是灵活运用,这一直让我很头疼。可是看着推免,心里有一些小小的恐慌。作为一个早就下定决心不考研,只选择推免或者出国的人,其实还是有些许畏惧的,害怕......大概害怕失学吧。
我记得两年前的寒假,我一本正经的给自己列了大学的计划,但是现在对比那个时候的计划,差别还是很大的,提前考了托福,没有拿到很满意的成绩;德语进度比预计缓慢的多得多;因为对车还是不感兴趣,没有尝试考驾照。但是幸运的是,转了专业,发表了一篇英文EI,主持了一项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很深的体会一个是一定一定一定要列计划,不断学习并且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以及时间才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生活中的硬通货吧。
----------------------------------------------------------------分割线------------------------------------------------------------------
好了下面才是一本正经的年终总结。
Part1 每月事件
1月:期末 放假,过年
2月:考托福
3月:开学上课缓冲期
4月:放弃了去北京比赛的机会,但是获得了当科创项目负责人的机会
5月:小实习,提前考试,做了一些论文的相关工作
6月:过敏,终于换了寝室
7月:期末考,见K
8月:在北京郊区上课(太不推荐了),见K,回家
9月:开学,南方实习(收获颇丰)
10月:返校疯狂上课,省赛
11月:提前考试
12月:小实习,提前考试,休养生息,看文献,评上国家级大创项目了小开心,自己的第一篇英文论文发表了开心,小恐慌
一年中,稍微重要一点的事情也就这些。那么,先分方面对自己进行简单评估然后提出问题,讨论一下解决方案吧。
生活方面:
1.身体出了很多次问题,过敏,生病,骨折。觉得真的要用心注意身体,要尽量规律一点。
2.很遗憾陪家人的时间很少
-------------------------------------------------------------分割线------------------------------------------------------------------
之前的是12月24日写的,想接着写发现思维已经不连贯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的想法常常是碎片化的存在,这让我觉得很恐惧。感觉意味着大脑丧失了将大量信息条理化的能力。包括生活,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小事情分割成碎片。安静坐着看一下午书,都很奢侈。前两天做季度的个人财务情况总结,发现排名第三的支出是买书,可惜的是,自己第一次并没有在一定时间内看完。原因大概就是,我还没有习惯在碎片化时间阅读纸质书籍。有些失落。想想最近这三个月,各种各样的琐碎的事情,非常消耗自己。而且,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反感学校现在的考试制度,实习回来一共17周,前5周在疯狂地赶进度讲课,之后学校的提前考试居然每周一门连考6周,中间还夹了一个实习。那段时间简直是噩梦,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复习的很疲惫,自己每周还要去上小语种课程,平时没有时间复习德语,上课完全懵逼,感觉太糟糕了。希望假期可以把A2的内容消化完毕。中间心情很糟糕,还因为赶作业通了个宵。成绩最近出来的还可以,虽然绩点还是没能上3.9。
今天被各种人的2016感慨刷屏,我对这样的感慨并没有什么兴趣。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认真过好每一天比强调最后一天要重要的多;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2016和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就当我太过寡淡了吧)最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个可以伪装成外向型的内向型人,和无聊的外界打交道真的是太过消耗我的精力= =独处或者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才是最好的状态吧。
简单的说一下新年目标(今天才发现20年来我居然根本没给自己认真定过新年目标)
1.德语达到B2或C1的水平
2.找到好一点的专业实习,提前锻炼一下。
3.英语的 active words能再多增长一些,希望看生肉更加顺畅
4.专业技能:手绘,软件操作都更加6,做出一个成型的作品集,还想默默把绩点再刷高一点希望可以上3.9
5.自己手里的国家级的大创项目顺利完成,发表两篇重点论文,还想独立完成一篇垂直绿化方面的,投一下英文期刊。
6.嗯,个人生活方面就不在这里讲了
7.读书做笔记,找到自己最纯粹的求知的状态
8.练字,稳定下来,好看一些
9.定期翻译英文文献
10.(先留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