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我,日文書裡面經常夾著那張印有書名、出版者、價格等資料的紙條叫什麼,把我問倒了。曾經聽過書店店員叫它「整理券」和「傳票」,但似乎不是正確的行話,後來總算在這篇文章中找到了,叫做「短冊」或是「スリップ」,也就是英文「slip」(小紙條)的音譯。
至於功能方面,我所知道的是當作書店統計銷售項目和數字、以及核對庫存的基準;此外,也是書店和出版社跳過中盤商直接溝通(例如統計銷售獎金)的依據。
所以日文書店在結帳的時候,會把這張小紙條抽出來留存;如果是有些整本包膜的書,則是把紙條所在的部位稍微割開,然後輕輕抽出來。不過近年來因為書店都逐漸採用掃描條碼之類的電子結帳系統,所以有時候書店也會不把這張紙抽出來,整本書直接交給買主的情形。
後來問我問題的的朋友,自己也在日本Yahoo的「知恵袋」(也就是台灣的「知識家」)找到了答案;大致上跟我說的一樣,但有一項功能是我忽略的:這張紙條同時也是書店向出版社訂貨的進貨單,只要填上要進貨的數量,其他資訊在紙條上就都已經有了。
因此,有些紙條上也會直接印著「注文カード」(訂貨卡)的名稱(見圖)。
進貨(注文)數字的欄位其實紙條上都有,只是我看了這麼久,從來沒有注意過這個功能。為了拍文中這張照片,我翻了手邊二三十本日文書,才找到其中一本還留著這張紙條;如果最近的書店都不抽這張的話,那可能就證明我有一陣子沒買日文書了。 :P
這張小紙條似乎是日本出版業才有的特殊文化,至少在台灣、大陸、美國不常見(台灣多年前有一段時間出現過,但很快就消失了);所以相較於西方以藏書家個人特色為主的藏書票(Ex Libris),這種純粹代表出版方的「書票」因為可以在多年後看到一些書籍本身、價格、出版者、以及當時的行銷活動等等變遷,又會是一種不同的趣味。
後記:
本篇貼出之後,承蒙一些內行讀者提供補充資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