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结束休假回到公司,正好迎面撞上三个大活动,千头万绪,心情和精力的余额一下子显得大大不足,更新也变成了略有压力的事情。
其实,上次《话语是一件卑微的事,改变不了什么》那期节目做完,我就觉得自己在身体力行一个悖论。如节目里所说,既然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文字表达,都对别人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对自己也没有帮助,我——对,就是我这个笨蛋——为什么还要开设这个公众号,还要讲故事说道理聊人生,还要咬牙切齿或者喁喁私语?
到底,我的表达,你的聆听;你的劝慰,我的接纳……它们有什么意义?
好多年前,当我还年轻的时候,大学城的树还没有那么茂密,路灯光总是可以轻易洒满每一寸土地。大四,尤其是找到工作写完论文的大四,是闲得猫咬尾巴的模样,不爱锻炼的人夜夜轧过内环路中环路外环路,到各大友校食堂觅食。那会儿的时间真是大把大把,扔到水里都不带响的,没心没肺。偶尔也在交好的师弟师妹面前充当心灵导师,颤颤巍巍地端出兑了水的鸡汤。
记忆最深的一次,陪着一位师妹一直走到了中心湖。大学城的夜色是透明的金黄,路灯光延伸到天尽头,这座城好像从来不睡。两个人,一辆自行车,后来还跟上了一条狗。
我只负责听,师妹一直说,说自己爱而不得的痛苦,说那些想事情把自己想得支离破碎的夜里,怎么骑着自行车一遍又一遍地丈量大学城里的每一条大路小道,下坡的时候,甚至双手都放开,试试能不能握住风,心里想着就这样吧,来辆车,撞上去就结束了吧……
现在看来也许矫情的片段,在那些个时而金黄时而深蓝的夜里,都显得多么真实。真实的痛楚,真实的脆弱,真实的寂寞。表达是一种把所有情绪深挖和尖锐化的举措,把迟缓的钝痛变成锐利的刺痛,却也一刀剖开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
我们为什么喜欢听别人的故事啊,也喜欢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面对合适的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心情,是因为内心里,终究每个人都是寂寞的吧?希望找到同伴,寻求理解,希望有一个两个三个人,告诉你心里所想并非痴人说梦,总有方寸之地,可以安放你的小小灵魂。
在现在已经无比发达的网络上,你肯定见过这样一幅图片吧:用计算机虚拟构建的银河系,浩瀚无垠地在面前展开,星星们傻杵在目之所及的空间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这是最绝望的景色,因为绝望而生出残酷的美。看上去它们挨挨挤挤亲密无间,实际上,掰掰手指算算它们之间的距离,你会因此觉得异常心塞。
可是在绝望之后,泛上来的是一点温暖。那么长的时间,它们就这么安安静静地相伴坐着,陪伴彼此的无助,也陪伴彼此的强悍——对抗时间的荒原和空间的沙漠,为未来一切的不确定默默做着可能的准备。
世界这么大,历史这么短,宇宙这么浩瀚,地球这么脆弱,生命像短暂却没有尽头的循环往复,不管走得快还是走得慢,我们始终需要表达,在表达里寻求理解,在表达里倾倒情感,在表达和聆听里,你的寂寞陪着我,坐着——有时候是聆听者被抚慰,有时候是表达者得解放,更多的时候,说的和听的,都得到救赎。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