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计划《刷新》20181203

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
萨提亚·纳德拉
40个笔记
序1

他赋予公司大胆的新使命。他总是处于一种对话状态,不断与客户、顶尖研究人员和高管沟通交流。而至关重要的是,他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加大投入,比如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这将会打造一个全新的微软。

序2

这本书的主题是“重新发现微软的灵魂”。其中萨提亚着重讲述了两个词,给我印象极为深刻。一个词是“Empathy”,中文意思是换位思考或同理心。

另一个词是“Mindset”,中文翻译为思维模式。他在书中提到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的畅销书《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其中区分了两种心智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和固化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萨提亚认为,一个人无法去准确地预测未来科技变化,但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使他更好地对不确定性做出反应,并且在技术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去纠正自己所犯的错误,因此需要不断“刷新”。

序3

记得我当时在想:“究竟是什么,让萨提亚成为担此重任的不二人选?”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两个词:激励型导师和强悍的学习能力。

对我来说,这次面谈是一个简单而真切的例子,它让我了解到萨提亚成为卓越领导人和导师的关键所在。他具备独特的能力,能将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启发和激励人们去做他们从未想象过的事情。

我相信,萨提亚“以人为本”的方法论的核心是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好奇心。就学习能力来讲,没有多少人能与萨提亚相提并论。你只需要和他开一次会,就可以了解到他对事物思考的深度和对事物了解的广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能迅速对复杂的事物抽丝剥茧,直触本源,同时又能耐心地引导团队。这种兼具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和团结他人、以同理心领导公司的能力实属罕见,也让萨提亚在众多优秀领导者中脱颖而出。

马克思、梵文学者以及板球英雄与我的童年

但在遥遥领先所有对手多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然而并不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创新被官僚主义所取代,团队协作被内部政治所取代。我们落后了。

在2014年2月被任命为微软第三任首席执行官时,我对公司员工表示,重塑企业文化将是我的首要任务

高级管理团队由部分极具才华的人组成,包括工程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市场人员。这是一个多元组合,成员有男有女,各有不同背景,他们加入微软是因为他们热爱技术,并且相信他们的工作会给世界带来改变。

该团队成员包括佩姬·约翰逊(Peggy Johnson),曾在通用电气公司军用电子事业部担任工程师,亦在高通公司做过高管,现为微软业务开发方面的负责人;凯瑟琳·霍根(Kathleen Hogan),曾在甲骨文公司担任应用开发者,现为微软人力资源方面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和我一起改变公司文化的搭档;库尔特·德尔贝恩(Kurt Delbene),一名微软老兵、经验丰富的业务负责人,在奥巴马政府期间曾离开公司,负责政府网站Healthcare.gov的相关工作,后又返回微软,担任公司战略方面的负责人;陆奇,曾在雅虎工作10年,持有20项美国专利,担任微软应用和服务业务的负责人;首席财务官埃米·胡德(Amy Hood),曾在高盛公司担任投资银行家;公司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曾是科文顿和柏灵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这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事务所中,他是第一个要求公司为自己配备个人计算机,并将其作为入职条件的律师,那时还是1986年;斯科特·格思里(Scott Guthrie),从杜克大学毕业后即加入微软,后接替我担任微软云和企业业务的负责人;凑巧的是,微软Windows和设备方面的负责人特里·迈尔森(Terry Myerson)也毕业于杜克大学,他毕业后创建Intersé公司,这也是最早的Web软件公司之一;首席营销官克里斯·卡波塞拉(Chris Capossela),从小在波士顿北区长大,家里经营意大利餐馆,从哈佛学院毕业后即加入微软,比我早入职一年;凯文·特纳(Kevin Turner),沃尔玛的前高管,担任我们的首席运营官,并负责全球销售业务;沈向洋,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专业的博士,负责微软著名的人工智能与研究事业部,也是计算机视觉与图像领域的世界级权威。

海鹰队的教练皮特·卡罗尔(Pete Carroll)聘请专注于“正念”(mindfulness)

“正念”听起来颇有心灵禅修的意味,但其实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在海鹰队,热尔韦博士通过训练球员和教练员在场内外完全专注于追求卓越,使他们达到最高水准。同运动员一样,我们也处于高压环境中,所以我想我们团队也可以从热尔韦的方法中学到一些什么。

我们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围成一个大圈,彼此没有任何的隐藏。会议开始后,我要求在场的各位先不要发表意见,静待片刻。我满怀希望,但多多少少也有一些紧张。

我们分享了个人爱好与人生哲学。我们被要求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工作和家庭中是谁?我们如何把工作角色和生活角色连在一起?大家谈到了精神寄托、天主教信仰、儒家教育,还分享了各自作为父母的种种艰辛,以及为打造人们在工作和娱乐中喜爱的产品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我告诉他们,我们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所以工作应该有更深刻的意义

“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会怎么做?”他问道。
“拨打911。”我不假思索地说。
理查德送我走出办公室,然后揽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你需要更有同理心。如果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应该把这个婴儿抱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胎儿宫内窒息所造成伤害的信息,而由于重度大脑性瘫痪,扎因将来会需要一辆轮椅,会依靠我们生活。我受到极大的打击。但我更伤心为什么我和安努会遇上这样的事情。庆幸的是,安努帮我认识到重点不是我受到什么打击,而是要深入理解扎因的遭遇,对他的痛苦和处境抱以同理心,同时肩负起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

我发现佛陀一开始的动机并不是创建一种世界宗教,而是去理解为什么人生会有这么多痛苦。我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人生起伏,才能培养起同理心;要想不受苦受难,或者少受苦受难,就必须接纳无常。我还清楚地记得早年扎因的“永远不会变好”给我带来的困扰。然而,事情总是在变化的。如果你能够深刻地体会无常,那么你会获得更多的宁静,你不会因为人生中的起起落落而反应过于激烈。而只有到那时,你才能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深深的同理心和慈悲心。我内心住着的科学家热爱这种简洁扼要的人生设定。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完美,而且毫无疑问,也没有到达接近大彻大悟或涅槃的境界。只是人生的历练帮我慢慢建立起同理心,我学会以同理心面对我遇到的每个人。我对残疾人抱以同理心,对在城市贫民区和锈带谋生的人们抱以同理心,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抱以同理心,对努力获取成功的小企业主们抱以同理心,对任何因肤色、信仰或恋爱对象而遭受暴力和仇恨攻击的人抱以同理心。我希望将同理心置于我所追求的一切的中心——从我们发布的产品到新进入的市场,再到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

一位领导者不再仅仅是微软的员工,他们有了更崇高的使命,即在微软实现自己的热情,进而赋能他人,让别人更有能力,享有更大的自由。这是一个既激动人心又令人精疲力竭的日子,但它定下了新的基调,促使一个更加团结的领导团队行动起来。当天结束时,我们都有了一个深刻认识:没有任何一名领导者、任何一个团队或任何一名首席执行官能够成为微软复兴的英雄。微软要实现复兴,靠的是我们所有人以及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文化转型是缓慢而艰难的,但也是值得的。

这是一本关于转型的书,既包括现在我个人的转型,也包括当下我们公司的转型,而背后的驱动因素则是同理心以及赋能他人的意愿。但最重要的,这是一本关于变革的书,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将见证有史以来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浪潮,它涵盖人工智能、混合现实和量子计算等。这是一本关于人、组织和社会在不断追求新能量、新理念、新的连接和突破的过程中如何转型且必须转型的书,就是我们所说的“点击刷新”

这本书的核心是人,以及人独有的品质同理心;在一个技术激流以前所未有之势颠覆现状的世界里,同理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珍贵

奥地利神秘主义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曾经写道:“未来走到我们中间,为了能在它发生之前,就先行改变我们。

里尔克在20世纪就告诉我们,未来早就存在于我们中间,就取决于我们现在选择的路线。这个路线和这个选择就是我接下来要在书中描述的。

在本书中,你会发现三条明显的叙事主线。在作为开场白的第一条主线中,我将分享我从印度到美国的转变历程,包括我在美国中西部、硅谷,然后进入当时正在快速成长的微软。第二条主线着重叙述我作为继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之后的第三任首席执行官,在微软采取的“刷新”行动。在我的领导下,微软的变革还未完成,但我为我们所取得的进步感到自豪。在第三条也就是最后一条主线中,我将论述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机器智能将会匹敌人类智能。我还将探讨一些令人激动的大问题,例如:人类的角色会变成什么?不平等是会得到解决还是趋于恶化?政府如何提供帮助?跨国公司及其领导者的角色是什么?我们的社会如何点击刷新?

这是一个突破性技术剧烈改变社会和经济的时代。云计算、传感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混合现实和机器人技术等高科技的结合,预示着科幻小说中描述的社会经济变革的到来。

对于这波智能技术浪潮的隐藏含义,目前尚存在广泛争议。一方面,皮克斯影片《机器人总动员》(WALL-E)描述了机器人承担辛苦工作而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故事;但另一方面,史蒂芬·霍金(StephenHawking)等科学家又发出了人类可能走向灭亡的警告。

写这本书最有说服力的一个理由,就是我想写给我的同事也就是微软的员工看,写给我们的几百万客户和合作伙伴看。毕竟,在2014年2月的那个寒冷日子里,微软董事会宣布我将出任首席执行官后,我把改造公司文化列为首要任务。我说我们要重新发现微软的灵魂,重新发现我们存在的理由。我认识到我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我们的文化,唯有如此,微软10万名充满创造力的员工才能更好地塑造我们的未来。领导者写书通常是在任期结束之后,而不是在“大战的迷雾中”。但是,如果我们能一同分享这一历程,分享一名尚处于大转型中的在任首席执行官的个人思考,那会怎么样?微软的根、微软最初存在的理由,就是推动计算技术的大众化,让每一个人都能使用它。“让每个家庭、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是我们最初的使命。它定义了我们的文化。但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几乎每个家庭、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了电脑,大多数人也都有了智能手机。我们在很多领域取得了成功,但也在太多方面落后。我们的个人计算机销量增速放缓,在移动业务领域也被抛在后面。我们在搜索业务上落后,亦需重振游戏业务。我们要建立起对客户的同理心,满足他们未提及的和未被满足的需求。现在,是时候点击刷新了。

但我心里清楚,要实现高效领导,就必须搞清楚几个问题,并最终让所有在微软工作的人都搞清楚这些问题。微软为什么存在?我为什么担任这个新的角色?这是任何一个组织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应该自问的问题。我担心的是,如果不问这些问题,不真实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会延续之前的错误,甚至会失去真诚。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这像点击浏览器上那个小小的“刷新”按钮那么简单就好了。

我的母亲尽职尽责,一方面努力维持着她的教职工作,另一方面照顾着家庭,做一个尽心的母亲和贤淑的妻子。在我6岁的时候,我5个月大的妹妹夭折了。这对我和我们的家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之后,我母亲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我觉得我妹妹的死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了女儿,再加上要抚养我,还要工作,而我父亲又在异地,这对母亲来说压力太大了。她从来没有向我抱怨过这些,但我经常回想起她的故事,尤其是在当下技术行业众声喧哗的背景下。同所有人一样,她希望拥有这一切,而且她也应该拥有这一切。但她所处的职场文化,再加上当时印度的社会规范,使得她无法平衡家庭生活与职业追求。

父亲希望激发我的求知欲,而母亲则希望我过得快乐,不拘泥于任何教条。我的反应呢?我唯一想挂的就是板球英雄、海得拉巴巨星M. L. 贾伊西姆哈(M. L. Jaisimha)的海报,他有一张帅气的娃娃脸,场上场下都十分优雅。

我需要改变一下角度。板球是我的爱好,但计算机是紧随其后的爱好。在我15岁的时候,父亲从曼谷给我买了一台辛克莱ZX光谱(Sinclair ZX Spectrum)计算机套件

关于母亲的人生哲学,我有很多话要说。这种哲学影响到了我如何思考自己的未来和机遇。她始终认为,人要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并遵循自己的节奏。当你依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时,节奏就上来了。只要是你喜欢的事,用心去做,把它做好,而且保持正当的目标,生活就不会辜负你。

我特别感谢当时的系主任瓦拉万(Vairavan)博士和我的硕士生导师侯赛尼(Hosseini)教授,他们向我灌输的理念是,在计算机科学中,不要追求那些容易做到的事情,而要致力于克服那些最大的难题。

夏去冬来。对一个来自印度南部的人来说,威斯康星的寒冬是不容小觑的。那个时候我还吸烟,而所有的吸烟者都必须到室外吸。学生们来自世界不同地区。印度学生无法忍受这种严寒,于是我们就戒烟了。然后,我的中国朋友也戒了。但俄罗斯人不怕严寒,他们仍然到室外吸烟。

在美国,1965年的《移民及归化法案》(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Act)废止了国家配额的限制,使得技术人才有机会移民美国,并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此之前,每年只有大约100名印度人被允许移民美国。历史学家特德·威德默(Ted Widmer)在移民法案通过50周年之际给《纽约时报》写过一篇文章,指出该法案让大约5900万人移民美国。但这一移民潮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该法案优先考虑的是那些接受过技术训练的人,以及家人已在美国的移民。

那时,公司中有一种真正的使命感,充满了能量。天空是极限,一切皆有可能。

安努申请了赴美签证。但她被拒签了,因为她嫁给了美国的一个永久居民。

我们的律师艾拉·鲁宾斯坦(Ira Rubinstein)说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嗨,或许你可以放弃你的绿卡,转而申请H1B签证。”他的建议是,我放弃永久居留权,然后重新申请临时的专业人员签证

微信读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277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89评论 3 3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62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5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40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92评论 1 30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3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92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2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636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8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92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92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2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91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13评论 2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