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叔本华说过:读书最重要的是“不读死书。”
一个人一生要读很多书,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视野不断开阔,不可能所读的每一本书的内容都能记住,而要学会吸取书中的精华,学会学以致用。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集提高阅读与读书笔记讲究实用性的书。作者奥野宣之:1981年出生于日本,同志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所讲的读书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如何选书:怎样选择自己真正想读的书
如何购书:怎样买到对自己真正有益的书
如何读书:怎样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如何活用:怎样运用从书中获得的知识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次阅读大约在一个月以前,同时也做了笔记。这次是以写书评为目的而读,并且也做了相应的笔记。真正体会到了抱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本书,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比如第一次阅读的时候有些概念仍然是模糊的,通过这次阅读加深了理解。
就如何做笔记的方法,我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1.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3.标记,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接下来再读一遍3中的内容,把最后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记上就可以了。
这在别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我通过第二遍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对怎样有效的做读书笔记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相信有了这次的理解会对我以后做读书笔记会受用一生的!从今天开始我可以高兴的说:“我终于学会有效的做笔记,再也不会为不会做笔记而烦恼了。”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原本葱鲔火锅是以葱和金枪鱼为材料烹制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葱段属于配菜而非调料。
这种读书方法是以摘抄和评论并存的特征,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出相应的区分。摘抄不仅读者是对原文加深理解,自己在输入的基础上同时加以输出,而且加入自己的观点理解。经过长期坚持锻炼,使自己的写作技巧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第五章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中,其中有一个方法是可以多买几本词典类工具书放在家中的各个角落,这种方法我看一眼就记住了,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既实用又很吸引人,我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问题就马上查工具书,慢慢地也会养成这样的习惯,但是孩子却还没有接受这样的理念。
我想用实际行动来引导他养成不会就学习的习惯,这样在知识和词汇量上的进步会是与日俱增的。
打基础一开始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孩子,这看似是浪费时间,一旦基础打牢固了,就会节省出大量的有效时间,就收获了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