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早上,我去女儿学校交她爸的在职证明。因为女儿9月份要去德国做11天的交换生,现在正是准备出国材料的时间。其实已经交过一次了。但是因为当时老公的在职证明没有用红头纸打印,不符合要求,他又让他们公司的人事又给开具了一份。那天我就是来交新在职证明的。
学校负责这件事的老师是一个姓张的老师,我并不知道她的具体职务是什么。貌似听说过是一个主任。她的办公室的具体位置我也不知道在哪儿,只是听女儿说是在西二楼的二楼。
在门口就被保安给拦住了,因为平常他们学校是不让家长随便进入学校的。我急忙跟保安解释,并拿出手机,给他看了我和张老师的聊天记录。保安看到了之后才放我进来。进入学校后,我走向西二楼。心里一阵子忐忑,我既不知道张老师的办公室在哪儿,也不知道张老师来没来学校。甚至都不知道二楼会不会遇见人。
忐忑中我沿着楼梯慢慢上到了二楼。一上楼,我就在门口的洗手间看到了他们学校的校长:尹校长。我还在想怎么开口说第一句话,至少也得跟校长打听一下张老师的办公室的位置吧!我还在酝酿第一句话的时候,校长已经开口了:您有什么事吗?是来交资料的吧?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大脑一片空白,竟然不知道怎么搭话了,虽然大脑一片空白,但是我的叙事自我结结巴巴地说道:嗯,嗯……我是来交资料的。张校长她来了吗?
其实,我并不知道张老师是不是一个校长,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却神经错乱一般说了这么一句,还给张老师加上了“校长”的头衔。
尹校长估计也没听到过“张校长”这个称呼,但她很快就知道了我所说的是张老师。她回答我:她还没有来。你坐在那边的沙发上等她一会儿吧。
坐到沙发上我就复盘了一遍刚才我第一次与尹校长交谈的过程。虽然我只说了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却暴露了我的与陌生人沟通上的两个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结结巴巴。
这是一种我经常会陷入的状态:一旦遇到我尊敬的人,位高权重的人,甚至只是穿衣服比我好看的人,我就会自卑。跟这种人一对一说话,我就会觉得紧张,说话过程中就会出现语无伦次,结结巴巴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有心理原因的:这种紧张和害怕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否认,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解决方法:学习接纳自己,认识自己的缺点,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背景,都有自己的人脉,都有自己看世界的视角,我们其实是可以帮助别人的。我们面前的陌生人,不管他拥有怎样的权势,他所拥有的知识背景、人脉以及他的世界观,与我们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背景、人脉和世界观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些经验和观点之间是平等的。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接纳我们自己,也就不会一见大人物就紧张了。
第二个问题:概念不清
李笑来曾经说过,
如果脑子里的一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么我们必然没办法准确、正确地继续思考下去。进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定义不准确,所以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进而行动错误。
在我和尹校长所进行的对话中,我只说了一句话“张校长来了吗?”其中的“张校长”这个概念在我的脑子里就是一个不清晰、不准确的概念。这种在大脑中不清晰的概念就不应该拿出来使用。因为一旦将一个自己的大脑中就稀里糊涂的概念说出来,极有可能,它就是错的。
解决方法:得有这个意识:不清楚不确定的概念不说。不管是对人的称呼,还是对日常所见的真实的事物,以及对书上、网上所见到的新名词。如果你不理解,那先查阅资料,把这个概念搞清楚,是它真正成为一个自己的概念之后,再使用。
等我复盘完整个过程,刚才那种紧张害怕,说完之后又后悔的心情,舒缓了很多(感谢写作和反思带给我的改变)。其实时间已经在我的复盘中走过了10分钟。尹校长从办公室出来,看见我还在等,就过来问我:"你交什么资料?” 我回答:“是孩子去德国办理签证的资料,她爸爸的工作证明。”尹校长接着说:需要我转交给吗?我回答:谢谢您!但是不需要了,因为这是我第二次交了。上次交的资料有点问题。这次我除了交修改过的这一个版本,还需要拿回上次出错的那个版本。尹校长说:这样呀!好吧!你再等会儿吧!她很快就应该到了。
过了一会儿,张老师来了。一看就是碰到过校长,校长告诉她我在等她的事了,一上来就认出了我,让我跟她去办公室。然后用很快的速度,找到之前的工作证明,换上了新的工作证明。很顺利。我完成了任务。
更高兴的是,我又收获了两个与陌生人谈话的技巧:
一个是心理暗示:我和对方是平等的,我对我自己领域内的东西有自信。
一个是经验教训:只说对自己来说是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如果是模糊的概念,那就想办法找一个自己懂的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