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个孩子写的作文,很心疼:我不想做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更想做阳台的那盆花。 孩子内心敏感、匮乏和脆弱,父母该怎么办?
前两天看到一个孩子写的作文,很心疼:
我不想做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更想做阳台的那盆花。
爸爸妈妈回家后只会看手机,根本不看我,他们还会给家里的花浇水,可是我一点都得不到他们的关心。
你知道吗,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活成一座“孤岛”。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调查,问孩子在家最害怕的事是什么,有3个得票最高的答案是:喋喋不休的争吵、无穷无尽的唠叨,还有只看手机的父母。
成人世界的焦虑紧张正在掏空孩子们的内心,很多孩子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不爱说话,不爱交流,却沉迷于社交网络;
孤独且敏感,很容易寻求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不爱读书,生活消极,追求很多没有意义的“垃圾快乐”。
世界越来越丰富,可我们的孩子正活得越来越贫瘠,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匮乏、孤独和脆弱。
童年的匮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封闭?
答案是:所有的负能量都来源于内心的匮乏。
孩子的内心没有丰富的力量,去创造快乐、感知幸福、治愈孤独,就如同疾风中的稻草人,一吹就散。
童年时内心匮乏的孩子,将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这种匮乏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丧失目标、丧失方向感,变得消极、麻木、茫然、脆弱。
如何让孩子在童年时就积攒内心的力量,拥有源源不断成长的能量呢?
尹建莉老师说过一段话,深感认同:
决定一个人一生过得好不好,向上流动还是向下流动,内在的幸福感多还是少,因素却是很多,且大部分不可控。
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却是可以控制的,那就是阅读。
阅读是储智,也是借力,是孩子人生幸福的一份巨大保险。
这就是阅读的力量,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不会变坏。
因为孩子们一旦形成了阅读的习惯,就建立起了一种正能量的吸收方式。
从书里学到的知识,能让人在面临困境时,找到体面周全的解决办法,而不至于走上绝路。
从书里见到的万象,能让人见天地、见众生,最后见到自己。
从书里开拓出的胸襟,能让你人即使做着最平凡的工作,也不至于让你被琐碎和庸俗吞没。
请相信:守护孩子的内心,保护孩子的能量,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会阅读。
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的体验、倾听了许多的智慧语言、吸取了无数成功思考的孩子,终将会拥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力量。
阅读,让孩子们享受更好的生活,孩子们好,这个世界就会更好。
另外,父母的倾听、理解和陪伴,以及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和阅读一样,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