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取这篇文章的名字。只知道如果不赶紧把这份感激写下来,就不能静下心去做“作业”了。
因为想法很多,如果写在一篇里,就好像变成日记了,所以还是从这几天接连的几个“惊喜”说起,再给自己加个油~算是这几天的一个小结。
说起来这几个“惊喜”都和训练营、简书密不可分啊~
事情是这样的(按时间顺序,无关乎惊喜程度):
1.第一次交的作业被小六哥点赞了!自己的认真思考得到了认可,多开心!
2.最近一篇文章在简书的阅读量破了800!自己的认真总结得到了喜爱,多感激!
3.秋叶大叔今天在简书关注我了!自己默默学习的老师关注了自己,甚至我都没有主动搭话,多激动!
4.新买的11本书都到了(包括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为什么这几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会让我那么激动呢?
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最初开始写文,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生活和工作上的感悟,却没有合适的途径分享出来。
每次参加培训,或侃侃而谈、或静静聆听,每一次的思维的碰撞都给我带来很多新的想法,但时间一久就慢慢褪色了。
从开始的自学知识管理到现在参加训练营,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有迷茫也有努力,尽管每个人的方向都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节奏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这是一股多大的潮流,推着我们每个人去反省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提升自己。
尽管我还是没能做到像群里的积极分子那样每天都读一本书,但是我已经去开始建立自己探索世界的渠道啦~
以前总是想一口气吃成大胖子,有很多想深入学习的。还记得第一次做自己的分析思维导图时,居然有20+个主题想深入学学的。
如果我真的都花大精力去学,估计现在已经是吐血的状态了。
我沉下心去分辨,找出了目前的两大主攻主题和两大副攻主题:主攻主题是知识管理和时间管理,副攻主题是结构思维和office软件使用。
知识管理自然不必说,小六哥的知识管理训练营有干货有伙伴。还记得在定21天的目标时,我写的是明确属于自己的阅读——思考和整理——写作的循环路径,具体包括:1.通过阅读阅读技巧类书籍,建立自己的阅读习惯。2.提取自己专属的知识思考和整理体系。3.梳理写作偏向,写出第一篇阅读量过百的文章。
现在,21天已经过去了6天,三个目标完成了六分之一。
1.阅读技巧类书籍将在“主题阅读”阶段开展,目前的11本书有8本是关于阅读的。
2.知识思考和整理体系还在摸索中。“快速阅读”阶段中我用《金字塔原理》做了试验。小六哥的快速阅读方法和李鑫的五色便签法一起用,在第二复盘时还是只记得了一个讲故事式的序言写法。不过本身也是带着如何写作的目的去读的,也算优点小收获。
3.写作偏向还在思考中,但第一篇阅读量过百的文章已经出现了!
时间管理还是以gtd的方法迁移,各app正在适用中。
结构思维和office软件使用是日常一点一滴在积累的。
要知道,ppt作为office软件中领导最爱的软件,必须是每个行政人都得有两把刷子的。当时在找ppt老师时,秋叶大叔妥妥地名列前茅啊。一点点偷师、一点点积累,发现秋叶大叔既是ppt好手,也是喜欢回顾思考分享的好老师,所以他的关注让我使劲眨了眨自己的眼睛呀~
说了那么多,好像和题目一点关系都没有。
原因是~小六哥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不干坏事,也不做好人》。
做过分享的人都知道,无论课程讲得多透彻,就是有学员会问小白的问题。明明上一秒就讲过的,下一秒就会有人跳出来问。所以以前家人劝我做老师,我说我只会误人子弟,因为一个题目要我讲解好几遍,我就会很毛躁。
但小六哥很耐心。会在群里一个一个回答,会主动去解决发生的问题。
小六哥如果有女朋友,应该就会像歌里唱得那样:
“东京纽约每个地点
带你去坐幸福的地下铁
散步逛街找点音乐
累了我就帮你提高跟鞋
塞车停电哪怕下雪
每天都有要和你过情人节
星光音乐一杯热咖啡
只想给你所有浪漫情节
让我做你的男人
24个小时不睡觉
小心翼翼的保持
这种热情不退烧
不管世界多纷挠
我们俩紧紧的拥抱
隐隐约约我感觉有微笑
藏在你嘴角
让胆小的你在黑夜中
也会有个依靠
就算有一天爱会变少
人会变老
就算没告诉过你也知道
下辈子还要和你遇到”
好啦~
训练营的阶段小结已经完成了~
简书里关注了的四位也简单介绍了两位啦~
我也要加油向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进啦~
愿我们都能更多地去学习提升自我、去用心感受工作和生活的点滴美好,用“不雨”的精神面对人生,微笑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