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和衰老的标志,一个是对远方翘首以盼,一个是对故土念念不忘。”这是作家朱成玉对于岁月的感叹。
很多时候,人没到一定的年纪,没有一定的阅历,是很难明白,我们年轻的时候拥有过哪些美好。
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老人的视角,来看看,他们曾经拥有的一些青春岁月。
我今天看的这本书《人间有所寄》,就是一本齐集了很多优秀作家作品的书,这些作家大多年过半百,获得过很多文学荣誉,包括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
读这本书,可能就像肖复兴文章里说的:“你和它们似是而非,它们却魂灵附身于你,为你遥远的记忆和远逝的情感点石成金,化作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曼妙无比的歌。”
所有文章里,给我最有感触的还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作家,朱成玉写的《年轻的四滴眼泪》。
我们人是伴随着一声哇哇大哭来到这个人间的,小时候的我们,想哭就哭,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们很难在人前大声哭泣。
所以,在年轻时的作家朱成玉落第三滴眼泪的时候,他对面有个不再年轻的人,嫉妒地说:“年轻真好,眼泪可以如此肆意横行。”
他流第四滴眼泪时,是因为别人告诉他,每个人最终都是要回家的。
人们兜兜转转,还是要回到最初的起点。真的明白后,我们会对人生产生一种巨大的失望,就只是在人世间白白走了一遭,什么也没留下。
作者朱成玉说:“多少人就如蚂蚁一样,在大地上活着,头上顶着一粒米,就是他们为之欢呼的光辉岁月。而我头顶的米呢?眼里的灯呢?”
年轻真好哇,趁着我们眼泪还可以肆意横行的时候,尽情挥洒吧。
人间正道是沧桑,愿你此生,心有所念,情有所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