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得到上看到这个精品课,听过之后就利用新学的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它做成了一个思维导图,我就结合思维导图谈一谈我课后的认识。
张凯老师讲到,在读书前先摆正自己的心态,其中有一点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这样的错误我曾经就犯过:我曾经对那些世界名著视为神圣,逐字逐句,细嚼慢咽的一点一点的读下去,手中虽拿着经典却味同嚼蜡,终于艰难的将它读完了,再回想的时候却什么印象都没有,几乎没有能引起你兴趣和与你产生共鸣的地方,这样怀着敬畏之心的读法只能让你获得一点点虚无的成就感——我读完了一本世界名著。但这又对你个人来说有何精益呢?所以很多时候这样的书我都是不能读完的。
真正读书的好状态是与书本直接产生交互。在我高一的时候,一天在书店里买到一本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当时我都不知道张嘉佳何许人也,只是在一本杂志的书籍推荐页上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又因为在书架中的偶然相逢让我觉得与它有缘,就讲它带回了家。没曾想,这本书如此之好,篇篇都能引起你的共鸣,有时竟能引的你眼眶湿润,翻阅三篇就不舍得读下去了——担心就此读完。于是我每日阅读一篇,每日一篇,逐字逐句,细嚼慢咽地一点一点的读下去,手中拿的虽然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家的书,却让我沉浸其中,留恋忘返。
同样的逐字逐句,细嚼慢咽下的精读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张凯在摆正阅读的三个心态中也说了:你看不进书,看不懂书不一定都是你的问题,有些书受时代的约束,在作者的年代里这是个问题,但在你的年代里却无法感同身受。所以有的书只需要你速读,并且张凯老师还为我们提了建议——即便要精读一本书也要先速读一遍。
张凯老师的读书方法是读书第三遍,第一遍评测:绕着书去看,看介绍,看评价,视野要放大,距离书要远一些,确认自己值得花时间。第二遍速读:从内部的整体结构来看,快速浏览,把握书的结构、脉络、铺垫、重点。第三遍精读:进入书中,挑有兴趣的反复看,和它互动,最后输出成自己的东西。其中课程的核心是速读,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语意单元推进法和如何找重点。其中语意单元推进法就是好几段话共同构成了一个意思,以单位进行快速推进,不要陷入细节。找重点是指通过概念的链接组成知识体系。
就速读而言,我也有很多经验。这些都来自我从初中开始接触的网络文学。虚构出来的世界里代入感是极强的,最初阅读时还是逐字逐句读,再在脑袋里一笔一划的勾勒小说描述的世界。所以至今我还记得我读的第一本玄幻小说里的世界。但是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往需要一分钟阅读的一页,现在只要五秒钟!我在这说的丝毫不带夸张,因为在我的眼里只有关键词,是关键词让故事里的人物动了起来。这样的读书方法,不可取之处是有,但是在这样快节奏,信息更迭极速的时代里,想要“面面俱到”,速读是一个绝佳方法。速读与精读并不矛盾,你可以有所选择,在需要的时候有所侧重,刚柔并济。
当速读都需要被当做一种需要传授的技能时,我不紧开始推想:为何会产生这样的供需?也因此不得不说读书和读好书是终生学习者应该皓首穷经一辈子的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拿出尺子在地球仪上画满经纬线,找到自己家的经纬度,站在它背面的那个点,你走的每一条路都是你的回家路,又何必担心走不到呢?学会速读这一种有效方法之后,更需要你拿起书,做一个终生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