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同事去哈密走亲戚,回来的时候亲戚给他装了些自家种的葵花子,他顺手炒了带来办公室,每人分了一把,结果办公室一早上都是葵花子的香味。隔壁办公室的同事下课进来说办公室炒什么啦,这么香,好几个人都托同事从哈密再买点葵花子,我也搭顺风车。
晚上给儿子讲完作业,韩先生就催我去炒瓜子。看着平底锅里的瓜子,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炒瓜子给我们吃的情景。零食匮乏的年代,瓜子就是绝佳的零嘴!炒瓜子一定是冬天,而且肯定是晚饭后,忙碌了一天的爸爸妈妈终于可以闲一会了。炉火正旺,炉盘上放着几块烤的焦黄的馍馍,妈妈用平底锅慢慢地翻炒着瓜子,火不能太大,瓜子会糊,还要不停地翻动,保证每粒瓜子都受热均匀,不会半生不熟。我和弟弟守在炉子旁,等着瓜子熟,有时顾不得烫手,先抓一个扔在嘴里,烫的捏耳朵!然后一家人坐在不大的电视机前,看着只有两个频道的节目,我每天都要等到孙小梅说“晚安”才肯关电视!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知道孙小梅了,他们知道的是谢娜、汪涵、芒果台的《快乐大本营》……
每年炒瓜子最多的时候一定是过年,妈妈一部分用来炒,一部分用八角、桂皮、花椒煮成五香瓜子。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炒瓜子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再后来,街上卖熟瓜子的铺子越来越多,偶尔有农村的亲戚送瓜子,我们也是拿到街上花钱用机器炒。炒瓜子好像已经是上个时代的标志了,慢慢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
这是个只要你掏钱就什么都可以买到的年代,端午节的米糕、中秋节的锅盔、春节的麻花油饼……没有你买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好多人都感叹如今过节越来越没劲儿,是啊!能有什么劲儿呢?
以前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用红枣和糯米压满满一盆米糕,我和弟弟跟着跑前跑后,吃到嘴里的不止是米糕,还有那无尽的欢愉。快到中秋节的时候,我们准备好面粉、胡麻油、奶粉、鸡蛋,用自行车载着去农村的亲戚家烤锅盔。我拿着面团,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在上面画各种花纹,然后塞进火窑里,不停地添柴火,希望快点出锅。中秋节的晚上,爸爸把水果切成月牙状,一定要放在外面的窗台上,等献完月亮后我和弟弟才可以吃。春节的时候就不用说了,简直就是全家总动员。爸爸妈妈、我齐上阵不说,还要叫来婶婶、舅舅家的姐姐……从早上忙到晚上,黄亮的麻花油饼带着节日的喜庆,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排在盆里、锅里!有时候发的面团如果多了,妈妈还会给我们做江米条,我和弟弟别提多乐了,满世界地疯,到谁家都是热腾腾的场面。若是天公凑趣,不期然地来一场小雪,银装素裹,恍若仙境,孩子们在雪地里滚雪球、放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就像火辣辣、热腾腾的生活,太带劲了。
可这样的场面现在已很难见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越来越多的人对农耕的生活体验已然不在,而由种种生活体验积累而成的节日的仪式感也越来越淡,慢慢地,往日的滋味也渐行渐远!
又一次翻炒瓜子,翻炒地何尝不是对生活的热情。大脑不转,文字枯竭,先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