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的大道理,世人大都听过。父母之言,亲朋之言, 师长之言,耳朵里的老茧不知有几重。恰逢提笔,浅谈谈生活中的小道理。
我这个人对于行事方法比于常人要愚笨很多,因而总是希冀由书中得到启发。早些年沉迷于心灵鸡汤,私以为按照那些法子规规矩矩去做总是没差的,谁成想偷鸡不成蚀把米。未曾变为心目中大方智慧的形象,反倒丢了本心,变得矫揉扭捏起来。今日想起,心中的悔恨之意不减反又增之几分。但凡事都不可一蹴而就,摸爬滚打中,对鸡汤系列有了一定免疫力,也稍能识别深浅。
正巧 数月前,看到一段鸡汤,说一个人可以试着做一件事坚持二十天,定会有收获。想来自打生下来,只有吃饭能坚持这么久,不且说睡觉还出了问题。正好六月要考六级,六级远重于四级,断然不能同去年备战四级那般懒散。于是便将背单词当做实验的基石,效果尚且可观。虽说百词斩这种电子工具不如纸质,记得不大牢靠,但每日心念着一件事,对于似无头苍蝇的大学生而言,是给足了充实之感。耐心这东西,还是可以拥有的,慢慢来就是了,不难。
又回想起年少时期的性格,与团结友爱是不沾边的,更与软弱无缘。同别人吵架精气神儿十足,那种桀骜不驯,棱角分明,好似初出茅庐的脱缰野马。谁若是惹了我不快,必与他/她闹上一闹,方肯罢休。或许那种承了奶奶的性子,得理不饶人,而今则转承了爷爷的性子,寡言容忍。二者都过于极端,非黑即白,中和一下才好。
大学班上有个女生,素日里关系尚可。这女生曾三番五次央我帮她将书带回宿舍,而她去办事。这些若是搁在别人身上,或许简单的带回去就了结了。偏生我是个懒人,不大情愿助她。放置往日,不带就是了,但如今性子软怕得罪了人。此等小事若惹得赤面相争,未免太难看。简言之,就是不愿又好面子。于是这三番五次我便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了她。最为恼怒的一次是,她硬生生把书塞到我怀中,让我苦笑不得。而今日,也算是当了回恶人,没有应允她,果不其然,冷了脸。我虽尴尬却也欢喜,总算日后免了份麻烦事。这拒绝的话,这看起来得罪人的行为,说起来也不难,做起来也不复杂。最重要的是跟心走,莫要违背了才是。道理也是参悟了些许。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网上流传的这句话很是精辟。以前,我也总以为被帮助是理所当然,没帮还要抱怨上两句。直到被人狠狠地之言相拒,才幡然醒悟。我的这位朋友大概再要多走些路才能明白这个道理吧!我就不与她直说,等她经历过这些槛儿,自然印象深刻了。
在一次聚会上,一位前辈形容我单纯。就带书事件看,我真担不起这单纯二字。心眼这东西,虽说总是用不到正地方,但也是有的。譬如,帮别人时总会心机着想,这份人情送了出去,日后便能收着些回报。我一再迁就给这个女生带书,每次都安慰自己以后总会有麻烦她的地方,直到不耐烦。自诩生而为人必善良,不过伪君子一个罢了,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修为还是远远不够。这些俗套的戏法还是演给生人看,善良不是这样修炼的。
这些理儿,或嗤之一笑,或身同体会,都是细水长流的身边事开了花结了果实,果实熟后摘下来尝尝滋味。因而是小道理,絮絮叨叨就是浅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