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群众运动的参与者会甘愿牺牲?
自我的消失是甘愿牺牲的前提。沉重的失意者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集体行动和自我牺牲的倾向,失意者的苦恼是什么呢?在于他意识到自我已败坏得不可补救。
一个积极的群众运动的主要策略,是在其追随者中间诱导培养一种失意者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促进自我牺牲的手段:
1)把个人同化到集体。撕去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和特殊性,把他完全同化到集体之中。把个人同化到集体之中是为了不让个体产生孤独感,让他们有归属感。
2)充分利用戏剧元素。若是作为仪式、典礼、戏剧表演或游戏的一部分,捐躯或是杀人都不难,所以,为了让人面对死亡而不皱眉,就有必要加入一些戏剧元素。
3)贬低现在。一个群众运动起初时会歌颂现在、攻击过去。但当群众运动加速发展时,必然会贬低现在。群众运动给自己设定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是其对抗“现在”思维策略。比隐约贬低“现在”更为有力的,是把一个光荣“未来”的图像给鲜明得描绘出来,这是提升信徒胆量和促进自我遗忘最有力的推手。讴歌“过去”的同时,还要抬出一个灿烂的“未来”。
4)未得的东西。渴望才是人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动力。也就是说,梦想、愿望和奢望都是有力的武器和最实质的工具。
5)教义。教义不是让人去理解的,而是让人去信仰的。一种教义的有效性不在于它的奥妙性、崇高性或正确性,而是取决于它把个人隔绝于自我及世界的彻底程度。要想使一种教义成为一种力量的来源,它必须宣称自己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这样忠实信徒们就可以为着希望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6)狂热。煽动激情可以有效推翻一个人与其自我的平衡。狂热者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狂热者永远觉得自己不完整和不安全。他们总是渴望找到能依附自己情感需要的地方。
此外,宗教狂热者的对面不是狂热的无神论者,而是温和的愤世嫉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