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维度自评:
自我稳定性:3
发现老师说的容器,孩子的容器,学生的容器,来访者的容器都是我目前生活的一部分。
容纳对方的情绪和活力。
发现自己在容纳这些对象的情绪时,关系越疏远的容纳越容易,关系越亲近容纳起来越难。
自我灵活度 :3
现在生活里的角色挺多的,妈妈、任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妻子、女儿、儿媳、同事,每天都在这些角色中穿梭。希望越来越游刃有余吧。
自我疆界:4
我会比较容易感知到外界是可信的、多彩的、有趣的,而且人生只有这一次,不多去体验多浪费,倾向于扩大自己的疆界。
自我力量:4
有时候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感觉很有力量。比如在跨专业考研时,自己一个人坚定地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新专业,花了三个月,一边兼职做社会调查,一边自己寻找资料,摸索规律,准备考试,最后进入了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感觉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力量满满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能做成什么,知道怎么做,不被各种嘈杂的声音淹没自己的目标。
同时,毕业后的这几年,被相对安逸的生活,和有安逸人生观的老公侵染,自己的惰性跑出来了,觉得力量被削弱了,由于最近也没有什么成就事件,淹没在日常琐事,力量被削弱了。
自我组织能力:4
其实,在2011年的夏天,我有过短暂的抑郁。那时候,和学校车队10人骑行川藏线,在成都遭遇特大暴雨和车祸,最后坚持到新都桥。由于种种原因,在新都桥和另外两位队友返回。回来之后我就陷入了自责和抑郁的情绪,“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这句歌词成天盘桓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我才开始追求梦想,梦想就结束了。整整一个多月,我没有任何活力和动力,住在小姨家。什么也不想干,睡了醒,醒了吃,吃了又睡。
最后,我小姨看不下去了,带我去看中医,中医只说了内分泌失调,然后开了一堆药,并没有什么用。
后来,我小姨说不然你去找工作吧。然后发现,居然只能做自己不喜欢且环境并不好的工作。醍醐灌顶一样的,突然就清醒了过来。我的未来还需要我去努力呢,我这是在干嘛呀?!一次失败就永远失败了吗?就真的否定了我整个人吗?
后来,就是上面考研的故事了。
现在想想,当时有个信念挺可怕的:我既然去做就一定要成功,我不允许自己失败,我做的事情失败,就是我这个人失败。
还有一个就是,其实在出发之前,我并没有特别确认这真的是我想要去做的,还是这是我赢得掌声和佩服的方式之一而已。
这段经历,埋在心里很深,也很久。不太拿出来翻晒翻晒,如今讲起,已经算云淡风轻了。
成长,大概就是这样发生的吧。
致我的青春
知识介绍:
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
自我的稳定性。分数越高,就代表一个人的自我越稳定、越结实;分数越低,代表一个人的自我就越脆弱,越容易瓦解;
自我的灵活度。分数越高,代表一个人就越容易及时调整;分数越低,代表一个人越会固守着自己的自我;
自我的疆界。一个人会将自我延伸到多大的空间;
自我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程度,他是有汹涌滂湃的力量,还是只是涓涓细流;
自我的组织力。一个人能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自我,特别是,在高压的情况下能否及时做调整,当自我被打碎后,能否得以疗愈。
自我的稳定性:
一个人的自我,有外壳,也有内在。而自我稳定性,主要看的是,这个人的自我外壳是不是结实。
精神分析特别强调,父母要做孩子的容器,老师要做学生的容器,咨询师要做来访者的容器……
这个容器容纳什么呢?就是对方的情绪,也包括活力。
自我灵活度:
自我灵活度高的人,可以敏感地感知他人,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状态。
自我状态有三种,分别是父母、成人和儿童。譬如一位女性,自我灵活度高的话,她可以在妈妈、女人和女孩这三种状态中自由切换,有的时候甚至也可以切换到男性的相关角色上。
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正确的东西,但它却无法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那些看似不那么科学正确的构建,如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与人格发展理论,却是广为人知。
人格的五个特质,这五个特质,组合在一起,对人格有完整的解释力,而每个特质,在统计学上又有最大的独立性,即不同特质的相互掺杂性是最低的。
这五个特质分别是:
外倾性,即外向和内向;
神经质,即情绪稳定性;
开放性,富于想象与变化,还是务实与墨守成规;
宜人性,热心信任,还是无情多疑;
尽责性,有序、谨慎细心、自律,还是无序、粗心大意与意志薄弱。
自我的疆界,讲的是一个人对外界的感知和态度。
如果一个人将外界感知为敌意的,那么他就会倾向于缩小自己的疆界。
当你能建立起真实的良好关系时,你头脑和潜意识中的想象的敌意关系,就被改变了。
如果我们想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宽广的自我疆界,那就可以从和孩子建立起良好亲密的关系做起,因为,父母就是孩子最初的“你”,是孩子面对的最初的外部世界。
自我的力量,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中,“我”本来就具备的力量。
自我组织力,指的是自我重组的能力。在自我的五个维度中,堪称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
孔子说,人分成三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
在高压下,你是维护自恋,还是看到并尊重事实本身。
资深精神分析师们都知道,必须根据来访者的不同自我发展水平,做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自我脆弱的来访者,就以支持为主,给予认可和鼓励,不做或少做分析与解释,其实就是,多对来访者传递信息说,“你很好”。
对于自我尚可的来访者,就可以给出适当的分析与解释了,可以对来访者说,你的“自我”的运行机制,可能有这种问题、那种问题啊,我们一起来看看。
对于自我完整的来访者,才可以做标准的精神分析。标准精神分析,频率是一周数次,并且咨询师经常会长时间的沉默,给出解释的时候也常常是血淋淋的,提供一些“匮乏性的环境”,逼出来访者在高压下的一些心理机制,才能做更细致的觉知。
精神分析治疗的这三种境界,是基于人性的规律而发展出来的。我们也是一样,不要和人性较劲,看到自我组织力差的人,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于自我组织力高的人,则可以多去冲击他们,和他们建立起结实深度的关系,也可以给他们各种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