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因为之前读过一点点孙绍振的《文学本文解读》所以读王崧舟老师的《美在此处》不难理解,也许是我妄自菲薄了。现在就其书中的内容做一点我个人的反思和体会。
第一讲:语文教师如何细读文本内容
在这一章里,王老师给大家梳理了八种进入文本的方法:
1.直面文本
2.字斟句酌
3.感同身受
4.比较品评
5.擦亮语言
6.想象还原
7.寻找缝隙
8.开掘意蕴
除了王老师给大家梳理的这八种方法之外,我想和大家分享两点我个人解读文本的秘诀。
在谈个人感受之前,我想有必要和大家交流一下文本的定义:文本是西方文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定义,简而言之就是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从文学角度说,通常是具有完整、系统含义的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的组合。
当我们说到文本的时候会马上联想到另外一个定义作品,文本与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文本强调是的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本身,正如罗兰巴特所说作家已死,就是当作家创作完这部作品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意义,而作品恰恰相反更加强调是的作者的风格和创作背景。所以,当我们谈及文本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就要忘掉作家。
我和大家分享第一点就以“空”的状态走进文本。
当然这个“空”是一种相对的空,不是绝对的空,因为我们既然能读文本,就表示我们认识很多字,有基本的理解能力。我说的“空”是之大家要忘记我们之前大脑中已有的对文本的一些顽固的认识,带着初次与文本相见的心情去读文本。只有做到了头脑中对文本“空”的状态,我们才有可能发现文本新的东西。
我也举个例子吧!
比如当我说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一提到大家都很熟悉。很多老师都把这首诗作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歌教给学生,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头脑中已有观念就会导致我们看不见文本的内在形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歌最大的妙处是借美景挽留友人的送别诗。不看诗歌的题目,我们或许可以把这首诗理解为是一首描写西湖风光的诗歌,但是题目中却有一个"送"字,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它与其他送别诗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表达的含蓄和委婉。诗歌起笔不凡,“毕竟”这样的表达,好像是有前提的,如果还原当时送别的场景,友人要走了,你与友人分别说:“毕竟还是西湖啊!”这有一点什么意味在其中呢?所以作者西湖的美景不是目的,目的是挽留。再看诗歌最著名的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果你能带着“空”的状态阅读文本你就会思考一个问题,这里的“天”“日”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大家再想想,当时宋朝的首都已经迁至杭州,杭州就是天子的脚下呀,天子脚下的荷叶都是无穷碧的,荷花都是别样红,更何况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啊!你怎么舍得离开这里呢?这难道不是对友人的挽留吗?
虽然便面是在写西湖的美景啊!可字里行间无不表达着对友人的挽留和分别之情。
我和大家分享的第二点:带着好奇心进入文本,才有可能提出一些新问题。
如果我们对本文已知的太多,对一篇文本就容易失去了兴趣,无论你如何做都是无法真正走进本文。所以我们必须保持一颗好奇心走进文本,才能提出一些新问题。
举个例子: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藏戏》第五自然段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大家读这一段的时候有没有提出什么疑问。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为什么引来了一阵哄堂大笑呢?大家哄堂大笑中包含了什么意思呢?有的人可能嘲笑唐东杰布自不量力,架桥需要钱财,而你一无所有你拿什么架桥呢?即便是有了钱,面对大自然的力量你又如何抗衡呢?就是这个词语引发了我对后面故事的好奇和对唐东杰布的敬佩之情。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梅花魂》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梅花魂》这篇课文也深受很多老师青睐,因为这篇课文抒情味道很浓郁,但是很多老师就是体会不出那个情感来,而最终把一堆概念告诉给学生,也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深层情感体验。我在读这篇文本的时候,就发现了这句话:“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是啊,我也随着作者的心好奇起来,外祖父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呢?继而我对文本其他几件事也产生了好奇,外祖父读唐诗怎么还落泪了呢?当文中的我要回国的时候,外祖父把自己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我?这些疑问就犹如层层剥茧一般使得抽象的情感华为具体的内容。我和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