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把读书变现成为一种模式。边学习边探索,边摸索边赚米。
上篇文章分享到了心法和阅读。那么怎样明确我们的阅读目的呢?首先是从自己的问题出发。当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这本书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其次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我们想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呢?这本书是如何来帮助我们的呢?再次从文本的主题出发。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是什么?它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只有当知识能够改变我们自己,应用到我们人生决策的重要时刻,它才是我们的知识。行为发生改变,学习才算开始。
在读书过程中,如何用应用笔记法来做笔记呢?首先是记录。记录我们再阅读过程中感触深刻的内容。其次是提炼。把我们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提炼,整理成简单易记易操作的方法和体系。再次是迁移应用。把提炼出来的内容,迁移应用到工作生活场景中。
预习五:『阅读实践』三层阅读,让我们在30分钟读完一本书
123阅读法:三层阅读
第一层是略读。略读是指寻找书中一项或者几项特定的内容,作为阅读目的,并找到为什么阅读这本书的价值。略读阶段都要读些什么呢?一是看书名封面;二是看序;三是看目录大纲;四是看兴趣章节;五是看结尾。略读阶段最大的作用是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读。
预习课6:『深度阅读』如何让一本书读完记得住,还用得上
第二层是速读。所谓速读,就是花20分钟从头到尾扫一遍,跳过读不懂的部分,目的是也会找到阅读这本书的整体感觉。避免不懂就查资料的“好习惯”,不要长时间停留在某一处内容上,这回损害我们的阅读积极性。阅读时做好标记,用荧光笔或便利贴标记重点章节内容、关键词等。速读阶段最大的作用是标记出30%的精华内容是什么。
第三层是精读。就是把速读阶段,标记出来的重点章节,真正读懂读透,把重要内容完全消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精读都该读什么呢?一是读框架结构。作者写这本书的逻辑框架是怎样的?每个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二是读观点案例。书中有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如何应用于生活场景中?应用笔记法在精读阶段的价值被完全体现出来:记录内容➕提炼方法➕应用生活。
预习课7:『阅读应用』把读过的书,变成照亮你生活的路
在精读阶段,阅读观点案例时一定要配合使用“应用笔记法”。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渠道,加深书籍的理解。比如说阅读笔记(简书/知乎/微信公众号),听书解读(樊登/梨花听书/得到),视频解说(抖音/快手/B站),百度百科等。
以上就是我上课前的“小碟”。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觉得拿钱买经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想要学习系统的知识,最快的方法是看成功的人士,他们是怎么做的,快速复制他们。或许他们的方法不适合我们,但在我们学习模仿的过程中,我们会形成自己的特色。“摸石头过河”已经不适合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时间就是金钱。“依葫芦画瓢”是需要花时间精力的,我相信时间投放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时间是最公平的,也是最不公平的。在成长的这条道路上,我们一起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