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树鲸
15年的阅读状态:
传记2,随笔4,短篇集5,科幻11,推理11,长篇16,总计49本。
和14年的阅读量不能比,较之13年也少。
效率不高,而且“偏食”,由着口味挑书看,舍难取易,早该读完的理论干货都没有读完。
不过认识了一些非常值得信任的作家,尚算有不少收获。
以下列出书目:
科幻/奇幻/悬疑
《安迪密恩》、《安迪密恩的觉醒》,丹.西蒙斯
可以在1月初读到这样的经典,实在是觉得幸福……《海伯利安》的节奏感和疏密度更好,但是《安迪密恩》力量之强足以让读者无法自持,必须有钢铁般的手腕和骑士的心肠才能写出如此深情、动人、摄魂夺魄的故事,它让我想起《基地》和《时间足够你爱》,想起黄金时代诸位大师的巅峰之作。你也可以把这个好故事看作是一个当代寓言:关于在电子容器和数据洪流中反复检索人之本义这件事,我们每一个孤悬的个体都负有责任,不可推卸,无从逃避。
《极地恶灵》,丹.西蒙斯
追着“丹.西蒙斯”这个招牌、硬着头皮读的惊悚小说(很少读恐怖、惊悚类型,爱伦坡除外),确实没有失望。即便是一个雷同的、已经被诸多低成本“极地”电影拍过的故事情节,西蒙斯也有能力把它写得紧张、精彩、不落俗套。他指出了一个重要且基本的真相:读者无法从悬念和结构里取暖,能提供体温的永远都是人物、人物、人物。
《荆棘》,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很值得写的故事,非常值得去展开的设定--可惜作者没有发挥好。具有启发性的失败之作。
《看海的人》,小林泰三
最后两篇明显好于其他。同名短篇讲述一段熟悉又陌生的“乡情”,仿佛是时空错置版的《潮骚》,可以算得上是“科幻抒情文学”的范本。【嗯,肯定比大刘那篇《带上她的眼睛》要好……比小刘的《物哀》在味道上也更纯正
《蚂蚁帝国》,贝尔纳.韦伯
没能省出时间把三部曲看完,蛮可惜的。小说主要讲述蚂蚁社会如何如何发展成熟、陷入内耗、实现一统,同时又如何如何与人类社会斗争、对峙、逐步逐步相互了解。《蚂蚁》系列肯定是当代科幻小说里的“模范生”,作者的功课做得很扎实,在想象和细节还原上又很老实、慎重--所以这本小说的气质有点“复古”,有一点点像科普专著,但对于眼下科幻青年作者们正有意识追求的那种好莱坞视听叙事,它也有在“取经”、有所折衷。兼具故事性和信息量,推荐阅读。
《杀敌算法》,刘宇昆
买来拆了塑封,然后就搁着,一直没看,说不清是为什么。刘宇昆是某一路写作趋势的优秀代表,但当我去读他的几篇典型作品而且诚心想要学习的时候,又觉得那些故事有种“可疑”的质素……
我很认同大刘的看法,科幻小说要讲述主流文学无法讲述、无力想象的故事,这是确立科幻这一类型所处位置的一种可靠的思路(不过可能这种思路也挺落伍)。如果我真的想要读一篇情感小说,我可以去读托宾,去读门罗,甚或者西蒙.布伊,在书写人类的日常生活、细腻与感性这个领域里,科幻有点先天乏力(它最好的、最关键的材料都不是现实材料)……或许,科幻小说应该要向着“传奇性”寻找相对优势。
推荐《宇宙智慧生物制作书籍掠影》
《时间足够你爱》罗伯特.海因莱因
海因莱因真的很话痨,而且他的喋喋不休带有一种得意的腔调,令人生气,还好他的人物总归是可爱的,都跟孩子一样,淘气而羞涩。如果想要比较完整地领略美式科幻的趣味,可以看看这本,比较厚就是。
《光与暗的生灵》罗杰.泽拉兹尼
有一些桥段很精彩,玄思和抒情的部分多了些。总体上不如《光明王》,可以看作是有趣的试验之作。
《变化的位面》厄休拉.勒奎恩
第二次读,还是觉得很棒,最值得心水的作家都有一种看得进所有人与事的眼光,和迷人的智性幽默。除了指涉现实,这些故事确实地建立起几个不可化约的、独立的场所,耐得起反反复复地观看、游历。
侦探/推理/犯罪
《谋杀与创造之时》《黑暗之刺》《在死亡之中》《刀锋之先》《到坟场的车票》《屠宰场之舞》《行过死荫之地》《一长串死者》,劳伦斯.布洛克
如果亚马逊和京东有什么促销,这批“斯卡德系列”基本上都会出现在满减书目里,所以趁着喜欢布洛克的劲头尽量买全。连续好几本看下来,有些怕了,所以歇一歇,今年有时间接着补完。
比较喜欢《黑暗之刺》和《刀锋之先》。不感冒斯卡德这人的行事作风也不要紧,能够用一段相对长久的时间来好好认识一个人,已然是种奢侈的经验。
《推理要在晚餐后》,东川笃哉
做成系列短剧应该蛮好的,但作为短篇推理读则不是很满足(之后的续作还没看,不知道作者会怎么处理感情戏),尤其是去年看过《杀意》《推理要在放学后》(这本的第一篇真是简直了)之后,深深地被这位大叔的搞笑精神打动了。如果想要读轻小说式的幽默推理,推荐之。
《大笑的警察》,马伊.舍瓦尔、佩尔.瓦勒
瑞典犯罪小说的话,之前只读过“千禧年”三部,感受挺好。这一本属于另一个大名鼎鼎的系列“马丁.贝克警探”,夫妻俩据说是激进主义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写了十本,蛮难收集全的,二手也不太便宜。
写中老年警察的话,更喜欢鲁斯.伦德尔,但瑞典的人事物能提供另一种生活的冷感(不怎么冷硬,没有过剩的戏剧性):好像玻璃和课桌,慢慢地、耐心地把你身体里的热气吸走。可以适应慢节奏叙述和心理刻写的话,推荐下。
短篇
《出轨》《雨后》《山区光棍》,威廉.特雷弗
读到《出轨》很是喜欢,所以又接连买了他两本长篇(《爱情与夏天》:也不错,不过还是觉得他的短篇更好;《露西.高特的生活》:一直没看完,暂不评论),和两本短篇:《雨后》里的几篇印象不深,可能是连续读有点腻了,隔了一段时间,再去看《山区光棍》,又觉得他写得真好。
小说里的空气总归是有点冷淡的,人物在说话的间隙中沉降,等待心里的什么东西冻结,或者凝聚起来——冻结的自己收藏着,而最终会凝聚的部分,就像《死者》里的暗银色雪花一样,好像可以安静、庄严地飘落在观看者身上。
《好消息》《哀悼》《生意上的朋友》几篇是要重读的。
《美好的事物无法久存》,罗恩.拉什
教科书般的美式短篇写作——意思是在水准之上,但是惊喜不多;气息较《炽焰燃烧》弱些【不知道跟翻译有无干系
《万无一失的杀手》,弗.福赛斯
最好的几篇都排在前面。没有他的长篇好,但也有精彩的段落,能把“事无巨细”写出趣味,写出汗气和古典质感,值得一看,也值得学习。
长篇小说
《编舟记》,三浦紫苑
作者能卖出去那么多影视改编不无原由(而且口碑都蛮不错),她肯定get到了年轻人的好多点(腐点是王道!)。这本也属于水准上乘的通俗小说,人物多样化,对照强烈,侧写很高效,题材真的处理得很好,一方面点染辞典编撰这一古老工种的时代承担,另一方面也把它的“小”意义“发明”出来:所谓字与词的整理和再定义,无非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传达彼此的心意罢。贴身又暖心,对不对?日本小说一向擅长于此。
之后会想去读三浦紫苑其他的作品。推荐。
《再见,黑鸟》,伊坂幸太郎
这本不怎么好。对日本小说的人设开始过敏了。
《天平之甍》,井上靖
看到止庵的推荐于是借来读。对这本没什么感觉,情绪隐忍,“如如不动”,相比较之下,连远藤周作的《沉默》都显得激动了些。或许是自己没读进去。
《共生虫》,村上龙
村上龙的写作显得非常任性,甚至有点“爷儿们”,他好像不是那么担心读者没有耐性听他各种叨叨,所以他可以放心地去“凝视”人物,把他们啰嗦的倾诉、混乱的认知和填充性的噪音一起记录下来。书里展示的网络社交世界已经离我们比较远了,但是人类在数据湍流中表现出来的异化和谵妄总还是共通的。
《丰臣家族》,司马辽太郎
各位义子的姓名、身份和亲属关系足以把我绕晕,理清这些以后,读起来就舒服多了。作者是带着“历史之眼”来叙述的,整体观很稳固,但触摸人物却难称十分熨帖,有好有坏吧感觉。之后会去读《城寨》,“丰臣—德川”这一段历史还是很有看头的。
《美丽之星》,三岛由纪夫
Si……这本,哪里怪怪的,一般般吧,外星人和地球人傻傻分不清楚。期待忙完这阵开始读《丰饶之海》四部【估计是看不下来,怪我
《迷药》,詹妮弗.克莱门特
有点破碎。知道有一个谜底在那儿,但是没有解谜的动力。装帧做到这样没有太大必要。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玛琳娜.柳薇卡
没有那么那么有趣,差一点意思。装帧好看。
《布鲁克林孤儿》,乔纳森.勒瑟姆
看过《枪,偶尔有音乐》来追看这本。风格复古,讲述一个患有妥瑞氏综合症的孤儿对老大的死因展开调查,第一人称叙述里填充有抽动不安的语言和魔性的脏话,有些是石子,有些是葡萄干。故事好读的,可以说顶到了都市侦探小说的上限(主角的能力确实特别)。剧本改编被爱德华.诺顿买走了,不知道会拍成什么程度的片子——或许很讨喜。
《斯通纳》,约翰.威廉斯
这本很多人夸过了,不多叨叨。我自己也蛮喜欢,但私心觉得暂时还算不得大师之作。【可能个人对于写作风格还是有相对落伍的苛求
《弟弟的演奏》,朱文
前面让人想起亨利.米勒,中段进入朱文的“演奏”,结尾部分显得仓促、潦草。嗯,读着容易走神。
《温州小店生意经》,王手
以前觉得温州作家的代表是林斤澜先生,但其实他是很不典型的;现在觉得可以定义温州人写作风尚的是钟求是和王手,两个人都有点“实惠”,不怎么舍得花销文字,所以在紧要处“大手大脚”一把就有“值当”的感觉。王手这本不太像小说的小说讲述了温州小店老板的日常,很亲切,口语的处理值得学习。
传记/随笔/理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张新颖
本科在选修课做过类似于这个主题的论文。沈从文在49年前后面临精神危机,进退不得,几乎无处藏身,必须强拗着自己去体会和适应“新社会”的要求,而这个过程又分外痛苦且注定受挫——幸好他在“瓶瓶罐罐”中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所。
张新颖老师应该是很领会得沈从文对“贴”之一字的执着的,所以他用这种少剪裁、少贴补、多寻觅、多感知的“贴”来接近沈先生。如果真的喜欢沈从文其人其文,读这本是不会累的。
《阴性阅读,阳性写作》,黄昱宁
书名有点唬人,不过“阳性”指出了作者的写作风格:严格、坚决、不周旋。阅读和写作作为性质相异的“输入”和“输出”二端(假如我们都可以接受这个图式的话),牵扯出一种游移不安的向度,或许对作者而言,在这种紧张的、动态的“出入”中,“准确”的个人化写作才成为可能。
因为自己读得少(阅读质量也一般),挺喜欢这种高密度的表达体量。
《碰巧的杰作》,迈克尔.基默尔曼
很少读艺术评论,难得买一本又很喜欢,运气蛮好。作者写的不是学院派艺评,也不是我个人很过敏的那类过度阐释(不过偶尔撞见像波洛克那样的画作,除了“过度”阐释好像也没有其他办法),书里的评论文章普遍具有传记/纪录的特质,作者会对艺术家的生活作持久、耐心的观察,而且那种“观看”带有一种善意的好奇,和适度的温情(或许还算不上“有情”)。在解构强于建构的大环境里,他的观点貌似老派,但如果我们也愿意承认那些绘画、雕塑或者“大地艺术”具有“光晕”,那么那种隐微的质素必然是来自于艺术家们的生命和精神领域,造物与它们的上帝之间的关系,确实亲密如初。
顺着作者的介绍去找艺术原作(照片)看,也是很享受哪。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托马斯.福斯特
阅读体验上佳。经典的小说篇目被不同的主题收束起来,读到陌生的段落,会有种被“剧透”的惊喜感,如果读过则可以温故知新,无论是否有经验、是否有信心,都能找到一些好东西。倒是蛮喜欢作者的文风,原本觉得,阅读应该有一个私人化的、风格上的取舍,可如果能同时喜爱着这么多“伟大而隐秘”的好小说,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期待二刷。推荐。
《海洋深处:“埃塞克斯”捕鲸船罹难记》,纳撒尼尔.菲尔布里克
《白鲸》的故事原型。精彩的非虚构写作,范本级别。从附录里可以略略窥探到,相当庞杂繁复的资料信息如何经过作者的高效精简,梳理成流畅、自然的背景介绍和情境引入,或者以一定的叙述节奏形成对人物的全面洞察和立体建构(这是以微妙的转折来实现的)。“采撷”和“锻炼”现实材料的过程,原来具有如此低声而宏亮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