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活动中买了点小食,老大吃罢一块鸡块还不舍地嘬着骨头说:妈妈我恨不得连骨头都吃了呢!妹妹看到了嗯嗯急着要。已到下午剩余电量不多的我旧模式自动工作:阳,只是骨头了,丢了吧!(头脑里的简单逻辑是:骨头消失了妹妹就不嗯嗯了)“不能丢,这个骨头我要收藏的。”
(我的头脑中瞬间浮现了家里的那箱他的各种“收藏”,各种捡的绳子、圈儿、树枝、各种包装、瓶儿罐儿……不由开始说教)
“可是这个骨头会长霉的啊!”
“我会放到一个高地方让霉爬不上来的。”
“霉菌是在空气中的,遇到适合的东西它就落在上面开始生长,你还记得……”
娃盯着骨头看了许久,“那我就把它的样子记在我的脑子里,不收藏了”,我刚嘘一口气就听他接着说“我要把它吃掉”然后娃就开始咬着骨头吃了起来。
“可是阳,我们的身体并不能消化骨头,你吃了可能会不舒服的。还是吐了吧!”(旧模式一旦工作起来就自动化了)
老大有拒绝的表情。
这时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情绪和个人经验在作祟,努力刹车,划分问题区。带着克制住的小情绪告诉他:妈妈只是担心你吃了骨头会肚子涨,我们的身体真的不能消化骨头,当然选择吃还是不吃由你自己决定。
娃把骨头丢了,嘴里的也吐了出来。但很明显他感觉到了妈妈在“操控”他。
“妈妈你知道吗?你逼我丢掉骨头我就想踢你了。”
“什么?!我逼你的!没有吧,你看……是自己丢到垃圾桶的吧!”(旧模式就像打乒乓,眼里只有球,对面的人完全不被看到)。
娃的情绪更强烈了,是你逼我的!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我带着疑惑问他“你为什么想要收藏一根骨头?”
“因为看到这个骨头我就能想起今天下午的事”
那一刻我被打动了,头脑里像有一盏灯突然被点亮了,而且堵塞许久的电路也瞬间通了。他那许许多多收藏的意义并不在物品本身,而是与物品联结在一起的情绪和经历。这样真实的物品确实瞬间能够让我们回到过去,于是我觉得瞬间就理解了他,并未自己刚刚的焦灼而小愧疚了几秒。
“阳,我们记住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还有今天下午收的其他纪念品,还有照片。”(这不算说教吧,是表达我自己的积极情绪),他也瞬间被点亮了一般说“对啊!妈妈,我的这个糖罐不会长霉的吧!我可以收藏它啊!”。
人对万物的好奇,加上与生俱来的勇气,会带我们不断地互动并理解这个世界。父母和孩子的互动也是这样。可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我们对他的了解会越来越多,我们会自以为认识了解他,不自觉地就给孩子贴上了各种标签。而情绪这个好信使又经常被童年习得并自动化工作的文化模式压制着不被看见。
我最近时常觉得自己有些时候就丧失了去了解理解眼前那个真实的孩子所应有的好奇(尤其是他或者我情绪不佳时),我自以为了解他了。于是我和他的关系里开始有一部分不再是真实的互动,只是我个人妄图的强加,遇到的必然是阻力,而这份阻力更使我丧失了和这个真实孩子互动的勇气了。我发现自己开始在的逃/战模式之间摇摆。
今天这件小事触动我的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居然解开了困扰了我一年多的诸物收藏的问题,让我理解了他的行为背后的需要。也让我感慨在我们能够通过互动真正理解孩子之前,努力地去划分界限尊重和信任孩子的重要性,是的,还好我们一直都有给他收藏各种各样的空间。
这件小事也继续触发我对人人互动中情绪角色的困惑和探索。这点一直是我的短板,我情感敏感又表达强烈,却一直没能和它好好相处,结果就是积极的情绪能不荡漾,消极的情绪越压越喷发。随着这几年的读书和与人相处,越来越感受到,对于当下,对情绪的关注和接纳,不去与情绪打乒乓,才能让我们有机会见到情绪背后的真实想法,看见了真实想法了才开始了真正的互动。
情绪表达的方式只不过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说“看见我,看见我”。要先看见它,即使无法接受再去表达对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直接从目标(又是谁的目标呢?)出发对自己或者孩子直接抛出“情绪的表达有更被全人类接受的方式”的行动指南,好好的本能经常被玩坏。
对我,真实的互动一直是个秘密,探秘了许久许久我才开始发现它的一小角。「大脑中涉及自我发展的区域和其他区域一样,能否得到发展完全取决于所受到的锻炼。要发展出自我,一个人必须做出选择,并在选择所带来的结果中学习。如果你学到的唯一事情就是服从,那么你不大可能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是的,无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