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子岳兄不远千里给我邮寄的纪念T恤,甚是开心,印在洁白衣服上的大红“10,2009-2019”艺术字体,醒目地提醒着大学毕业已十年,这个十一未能回去参加聚会,想想也是有些遗憾,十年时光不短,但岁月总是一挥间,四年青葱岁月,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清晰如昨天。
那年九月,十八岁的我独自一人踏上北上火车,懵懂的青涩少年,新奇中带着激动,在那之前我的活动范围也就仅仅限于那个小小的县城,吃饭学习睡觉是生活的主旋律。而自北上的那一刻起,我要去一个陌生的大城市,开启自己新的行程。
那时刚建设不久的莲花街校区,百业待兴,前期入驻的前几届学生真的可以算的上新校区的拓荒者,我们见识过教学区生活区之间湖区规划地带,湖底荒草萋萋,草比人高景象;也经历过那个还是现金支付时代,大家排着连绵不断的队伍,只为从校区位于钟楼二楼的唯一两台取款机取款的焦急等待;更是体验过周末挤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唯一一趟去市区的45路公交车站着去市区的酸爽无奈。数不清多少次的晚秋的傍晚,我独自一人坐在学校运动场看台上,近处看满是枯枝败叶的大片高粱地,远处望是马上就要快落山的夕阳西下,微冷的西风吹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新校区的课余生活虽然单调,但在简陋的图书馆,装载着我们的奋笔疾书孜孜不倦的身影;学校的餐厅里有可口的饭菜,三楼小炒特别便宜,番茄炒蛋四块一份,七分是鸡蛋,三分才是番茄,又大又甜的白馒头,五毛钱两个;还有可爱的同学们,虽时光的河已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但脑海深处有曾经一起快乐的经历,有我最珍惜的你们,很欣慰校园的某段时刻,我们曾一起度过。
虽多年没有回去,但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工大也在时代的潮流涌动中向前,时不时会从新闻以及同学回去探望发的照片中见证了她的成长,我们等四年没等到的新校区图书馆建立起来了,巍然屹立在当年还是干涸湖底的美丽湖畔;当年那弱不禁风的小树也业已长成大树,终于可以为师生撑起一片可以漫步的荫凉;地铁也修到门口,学弟学妹们再也不用费心费力去挤当年那唯一一路45路公交车了;听说这几年,也晋升成为一本院校招生。作为工大的学子,真心为工大的发展感到开心欣慰。
学子是风筝,母校永远是牵动风筝的线,虽然后来我来到南国,在美丽的校园读研,因缘际会,一直留在这座海滨小城,但自己经常也会时不时地上网去听944音乐广播,那里永远有我的歌,我的记忆,虽然岁月增,但是水长流,情怀依旧深,祝福母校和各位老同学,一起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