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总结2的小总结:
❶“看”《思维程序》
❷“挑选”小密圈战友经历
❸输入不准确
❹矫正不准确/检验能力低下
❺默写过程中的模糊,不及时做标记
❻不写感想━失去了对错误的及时吸收的机会
❼忘记了核聚老师的嘱咐
❽核聚老师私人微信:hejupai1
■昨天总结②,还是有些太表面化了,只是点点出了失败点,并且当时提出的解决方案。今天的总结是在昨天总结基础上,进行一些自己的分析,以及一些自己的更深的思考。
■就让我对输入不准确、纠正不及时、默写过程中的模糊、检验能力低下,单处提出来说。
■写一道题目,(默)写一句话句,(默)写一个英文句子,只有两个结果:
❶是完全正确的
❷不能完全正确
■计算机语言:
正确的,在电脑显示屏上面显示是 1
不正确或者是不完全的,显示的是是 0 。
■用我们学生最熟悉的,对的就是✔,不对的就是✘。
自己写到这里,肯定就会有些想法:因为有小学生思维,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坏人就是好人,不是对就是错。是吧?
以前也是这么想的,因为成人的世界是复杂的,不是单纯的。
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有一种这种想法。因为不能只看到一些事物的,就像硬币的正反面。要从多面分析。有时自己非常的懦弱、犹豫。有些事情是需要想复杂,有些事情就是━干还是不干?
我来一步一步的来寻找原因。
■为什么在第一次输入的过程中会有不正确不准确?
你把手机上的英文句子誊在本子上时,为什么会写不正确?
■我可能懂一点英语,也只是懂一点点。
在面对有很多单词都熟悉的情况下,组成一句话。我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呢,很多文章的中文翻译我都没有看。
我第一次誊写:
看一下。
哦~这个句子呀,很简单呀,写写写。
看一下。
嗯~不错都对了(吧?)
这句子很简单呀,快点把这个句子记完去一些难长句。
(所以跟自己平常认知的相反,一些简单的句子,容易漏写、写错,简单的单词也一样。而难的长的句子却保证了正确率。)
■英文默写过程中,类似这种心理有很多很多吧。
我把看起来简单的句子不去做正确,在关键时刻就失手掉链子。
最关键时刻就是在第12天,整体19篇默写过程中找到了很多以前从最开始就犯的错误。
在检验句子时,也怀着以为自己都懂的心情来检查这文章。
我会带有自己的一种认知,把句子写下来,同时能在带有自己的认知,去“睁眼瞎”地纠正这些句子。
■干事情,怕就怕像我这种半吊子。
对从来没接触过英语的人,英文是完全陌生的东西,他们会怀着什么样的态度来誊写?
第一次来腾写这个文章,肯定是写一笔看一笔,写一画看一画,写完之后再反复的对照原文。可能连自己写的、模仿都是手机上的印刷体。
(想到了自己小学的字体:小时候写字是怎么写的呢?拿一把尺子摆在纸上。被无数人说成印刷体。)
如果,我背的不是英文,而是另一种语言,法国、俄语呢?
■核聚老师说:
【敬畏产生极致,平庸来自傲慢】
真的很想深入体会一下这个句子的含义,亲身经历。
怎样才能对一个东西、事产生敬畏呢?
应该是有两种:
❶你不知道
❷你精通
■来自搜狗搜索:
敬畏(jìng wèi),
汉语词语,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
敬:是严肃,认真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
畏:指“慎,谨慎,不懈怠”,还形容“战战兢兢”之态
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虽然自己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词,但是也能想到:
怎样会把一件事情、一个东西带有崇高、带有尊敬以及看待神圣事物的态度呢。
你要么不知道,你从来没接触过东西。这个东西因为你没接触过,距离产生敬畏。
(一个不恰当的小故事:大家都非常崇拜的各种名人,但是他的贴身仆人怎样都对此人无感。原因是,仆人看了太多太多他的日常生活,比如他是怎样拉粑粑,比如他是怎样吊脚葛优瘫玩手机。具体的是事一种磨练,能把各种距离给磨掉。)
第二,你非常精通这个东西,你知道这什么东西,但不仅仅是知道,你深深的了解过它,你被它丰富的内涵所吸引的,你知道它的本质,你知道比绝大部分人都多。你把它视为神圣,所以你对它产生了敬畏。
(比如《道德经》,核聚老师说,有人的地方,《道德经》就存在,把它摆在这样的高的地位。)
傲慢(ào,màn)
傲慢: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
虽然不知道,认知似乎都有这三个阶段:
■一是敬畏,没有接触过,所以会对它产生一种对未知的敬畏
■二是傲慢,自认为对某东西了解到一定深度之后,产生的轻视、傲慢
■三是敬畏,你深刻明白、体验过它对你、你的生活、你的认知的深刻的改变,对它产生一种对知识本身的敬畏感。
■极: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极致的意思是达到最高程度的,最典型的。
那当你对一个东西产生敬畏,当你在追求它时,想要他给你带来最大、最好的改变或是其他,你就想要达到那一个最高的程度。
■“敬畏产生极致,平庸来自傲慢”这句话是我今天对它的理解,可能以后还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白纸黑字,明明白白的写在这里。你看不清的,如果你不反过来问自己,我究竟看到了什么,把自己的复述跟原文进行对照,你永远都看不清,这就是一切的症结。
把自己的复述跟原文进行对照。
■自己的复述:
可能是我知道的内容,也可能是我记的内容,但是最好的是写下来的,因为笔记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可以跟其他东西做对比的。
■原文:
用作校正和检验,是正确的。
■对照:
检验跟矫正的过程。
这也是核聚老师的一句话,看着就些想嘲讽自己,因为这句“跟原文进行对照”。
就像昨天说的,我连检验、矫正正确答案的能力都那么多低下。
【日常学习过程中都是同样的过程,以为自己弄懂了,你们自己理解,以为自己知道了,以为自己记住,以为而不是事实,事实是可以将对的,是可以矫正的。】
这句话━你以为你以为的是事实。
■迷茫的现实:明明是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明明是我们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明明很多东西在网络上面越来越透明化。但为什么我会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确定。
■今天经历的:
数数。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体育课,一个网袋拿16个排球。室友把袋子拎起来,数6-8遍,15,16,15,16,16。我们走到门口,蹲在门口前,袋子放地上,用手一个一个比划,数出来,15,少一个球。
小学生1,2年级都能够很快数出来的。我们为什么会浪费这么久的时间?互相唏嘘了一下。
【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事情能让我们产生百分之百的把握住的感觉呢?极少,甚至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的时候,人们从未体验过百分之百的把握这样感觉。一切都是模糊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不能肯定的。】
■有时候验证英语句子答案时,都想请求别人帮忙。机器审阅、验证也可以。
它说我是对的,我认为真的是对的;如果是我自己检验,失去了对正确率的感知。不仅会反复对比,而且抱着似是而非的想法:我写的真的是对吗?我真的是对的吗?真的吗?
什么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对自己感觉活的这么卑微。
我尽量很少用“我觉得、我认为”的表述,直接陈述事实本身。
(英语思维喜欢用it表达很多事情,It's right,它是对的,不是I think this word is right.)
【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能够百分之百确定的事情上了,能做我能做到的事情,在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如此,尤其是我明明知道很小很小的事情,是我百分之百能做到的,并且能做到位的,达到了百分之百的程度了,结果并不在意了。】
■写到这句话就能够百分之百的确定,自己上面的一大堆分析都是个P。_(´ཀ`」 ∠)__
我很大一部分时间、能量都用来纠结、来内斗了,来做思想的斗争,消耗在了没有用的地方。而没有把这个时间、能量用在更有用、更正确的地方。
既然,我已经认识到存在输入不正确,矫正不正确、默写模糊,那我就去做呀。
苏格拉底说过,智慧不是知道,智慧是行动。
■还是归结到那句:成功都是有套路的。
当我完成了一次成功,经历了一次百分之百的成功,达到了一次百分之百正确,那么我在做其他的过程中,把这个套路套进去。
【当你追求确定性的东西的时候,心容易定下来,沉静下来也容易产生自信,产生乐趣。】
我既然已经知道了,自己是在追求是确定性的东西,并且有人100%完成过,那么我也可以,那就去做。
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Period.
【问题是许多人都把力气用拧巴了,费许多心思去琢磨不确定的东西,而没有对确定性的东西下足功夫。】
昨天的总结分析是昨天对三周(21天暴力突破英语)的总结分析,今天的总结分析是今天对三周的总结分析,而明天还会有更多的、更新的、明天的总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