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程的地位
当下的中国,告别了那个动荡不已的年代,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家强大起来。我们在技术上、工程上、发明上,都有十分出色的表现。
然而,我们在发现上,是较之发明大为逊色的。可以说,近代以来的原理性发现,牛顿式的发现,在我们这里是极为罕见的。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多少有关,但与我们当下的原创力状况更为密切,于学术上的功利有关,与哲学的发展状况不佳有关,当然,我们的教育也有责任,尤其是高等教育。
我特别说一下人文教育、人文科学于人文课程的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工科教育几乎占据了主流地位;问题不在于工科有地位,严重的是文与理不应当没有地位,那时大大被忽视的恰恰是文理,尤其是文科,又特别忽视了人文教育。一些本有很强文理的学校变成了纯工科,如当年的清华大学,令其只有8个工科了,直至20世纪80年代,清华才再次恢复它的原貌。对比一下,MIT曾是经历了由纯工科到文理的转变,从而走上了先进;我们的清华大学等在60年前却走了一条相反的路.
科学有多少种?知识有多少种?有人说,只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还有别的吗?没有了。实际情况表明,这种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严重的后果。如我们所知,大学里的学报就只有两个版本没,一个是自然科学版,一个是社会科学版;另外,就只有一个科学院(搞自然科学的),还有一个就叫社会科学院。
问题远不在与机构的设置和学报的种类,实质在与人文科学严重被忽视。在学校里,则表现在人文教育和人文课程被大大忽略了,削弱了,有的还消失了。
在我所看见所研究中,首先是哲学严重受损,文学中,古典文学大幅度减少,音乐,美术等专业被取消。35年前,中小学的音乐课没有教师,因为音乐专业,比如高等师范里的音乐专业停止招生了。那时,就从教语文、教数学的老师中找一些会唱歌的来顶替。
什么是人文课程?简而言之,即人的课程。文乃精神也,人文即人的精神。具体来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学科即文史哲。
论关系,是人组成社会,如果关于人的学问被忽视了,不明白人的学问,那么,关于社会的学问也是难以真正弄明白的。忽视了人的社会科学,还会是科学吗?忽视了或去掉了人本位,就必然会是社会本位,而社会本位的实质即官本位。什么性质的社会是官本位社会?这个问题还不清楚吗?
人文课程的地位所直接反应的是人的地位。目中无人,才会忽视人文知识的存在及其决定性的意义。那种关于知识只有两大类的说法,其实质也很清楚了。
为什么说人文知识、人文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呢?我分别从事实从逻辑上说明。
古典大学四院,博洛尼亚大学时期,文学院居首,到柏林大学,文学院为首由哲学院为首所代替,哲学在文史哲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英法意的现代化都受益于哲学,但19世纪以来德国人更自觉、更明确的以哲学带动了一切。
现在,大的学科类,世界上公认的顺序是文、理、工。MIT曾只有工,哈佛大学无工,现今还没有,但是,只有工的时期的MIT是二三流大学,无工的哈佛却是世界一流。
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都能说明人文科学的决定性地位。就以CIT为例子,它似是以自然科学著称的,有众多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但它的80位院士中,有28位人文科学院士。他们深深明白人文科学的决定性地位。
今日中国最高水平的大学,都是文理十分强大的大学,尤其是人文科学十分强大。
有空,再议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