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学生个案诊疗》 48-80页
作者:王晓春
版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版
【读书有得】
第三辑 诊疗案例
1.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向自己发问,这是研究的基本功。猜测是绝对需要的,猜测就是所谓假设,也是科研的基本功。
2.提问的两种类型。一种是倾诉式,另一种是探究式,把问题摆出来,但同时要拿出自己的分析,提供他人进行分析的有关材料。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关案例的提问也应该是探究式的,而不是倾诉似的。
3.我为什么主张把诊和疗,分开谈?
物理问题一般是三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管理者确实也是教师角色要求之一,教师不但是知识传授者,也是管理的。管理型的工作模式虽然有道理,但也贻害无穷,最主要的问题是严重阻碍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阻碍教师思维能力的进步。
4.反驳是最重要的讨论方式。
反驳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可以说没有反驳科学就没有今日。反驳,不是吵架。而是质疑,特别是拿出反例来质疑。
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要顾及人际关系和面子,对于研究者真理高于一切。
在研究中没有反驳就没有思考,姿势起大非常重要。
5.参加讨论的目的不是捍卫自己的观点。遇到不同的意见可以反驳,反驳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别人,而是为了提高自己。
6.没有任何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完全错误的,其中总有合理的成分。
7.爱学习的人,心态开放的人,总能从他人身上或多或少学到点什么。
8.在专业研究中,学术讨论中,诚实面对一切不同意见是绝对需要的,请注意,这不是在提倡中庸主义和和稀泥。正相反,诚实面对,就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是一种科学态度,而中庸主义,和稀泥,则属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今日感悟】
1.看了一个案例,我真实的发现自己是研究型思维,这可能也是我喜欢搞科技的原因所在。
2.从这个案例的研究来看,我的一贯做法还是不错的。包括这个和稀泥,我一向也是有一说一。对于不同意见,有时候我是两方都支持。这也被个别同事作为和稀泥。从王春晓老师的理论来讲,我的做法是对的。
3.任何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要怕反驳,这也是在交流讨论中。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名望更大一些的老师,似乎大家更不愿意提出相反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