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和室友一起合租的第五个年头。刚开始因为同事关系住在一起,后来各自有了不同的工作,这几年期间一起搬过三次家。跟室友的相处一直挺和谐,关系也熟络起来,但不知什么原因,跟她之间总会有一段或近或远的距离。
我一直认为自己温顺随和的性格是很好相处,也很难跟人吵架。相处时间久了,自然矛盾是避免不了的。不过也就是因为生活习惯的问题跟她争执过一次。而我们的关系也逐渐产生了不适,这个不适只是我单方面的感受。
室友是个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人。经常忘记关灯关水龙头。曾经因为忘记关水龙头导致家里水漫到客厅和房间,因此被房东扣了押金。因为关灯的事情我跟她发生过一次争执,后来因为自己的理性跟她和解。也是因为这次争吵我看见了自己的不足与成长。
在之后的日子里,每次因为她不好的习惯发生的事情,我不再是指责的态度,而是先让自己平静,再跟她陈述情况,提醒她下次注意。我很不喜欢她晚睡晚起的习惯,即便对我也没有什么影响,我也会感到有点不适,我会告诉她要调整好作息时间。我知道这都是她自己的选择,也努力让自己不受影响。
争吵只是当时情绪的影响。转变只是自己单方面的努力。真正让我感到不适的是,跟她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我并不喜欢她的生活习惯,但是我却希望跟她成为相互支持的好闺蜜,甚至会在内心要求她应该跟我保持一致的作息时间,改掉不好的习惯,我知道这个想法不对,但还是会时不时冒出来。
如何对待我们之间的关系?
“不要寻找关系里的不好,而要看见个体背后的关系。”
我跟她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背后的关系是什么?只是生活上的合作伙伴,我改变不了她的行为,我只能改变自己的行为。
“洞察的力量源自于内在的灵活,运用好灵活的思维,你会更开放。”
她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面镜子,透过她的行为表现,看见自己的行为与情绪,按照她接受的方式与其沟通,陈述事件,理性提醒。是的,我只需要简单地做自己想做的,开放自己,接纳别人。不需要迎合对方,也不要求对方迎合自己,训练自己的包容和接洽度,接受对方的不同,同时接受自己的不同。
“每个个体都是数个个体的影响,我们也能产生影响,先影响自己。”
是的,先关注自己,影响自己,才有可能影响别人。
如果达不到契合点,那就开放接受,维持生活上的合作关系,如此简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