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至。
丹桂飘香,柿子红熟,甜枣满仓。
昼渐短,日渐长。一夜雨,一阵凉。
登高望远,千山尽染。木叶萧萧下,深红出浅黄。
临河远目,水落潮平。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秋日,在诗人的书卷中、在画家的彩笔里、在摄影师的取景器里、在四季更替的调色板里。
一年最好是清秋。
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许浑从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第一次到长安去,途经潼关,也为其山川形势和自然景色所深深吸引,兴致淋漓,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作
这样解释:晚风中的红叶萧萧落下,长亭里痛饮下别酒一瓢。
天上残云飞回太华山上,稀疏的细雨越过中条岭。
苍莽的树色随城关远去,黄河呼啸流进遥远海洋。
明日里就要抵达都城中,我仍在做那渔人樵夫梦。
“红叶晚萧萧”,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本来,离长安不过一天的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长安后便要如何如何,满头满脑盘绕“帝乡”去打转子了。可是诗人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地表白了他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有力地显出了诗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