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来讲一个比较颠覆大家认知的角度,叫做关系的视角。通常的话,我们都是以个体的角度来思考自我的。觉得有一个独立于他人的自我,这个自我决定着我的想法和行为。而关系的视角则认为,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
就像我们说,是父母生了孩子,但是从关系的角度,你也可以说是孩子生出了父母:因为如果没有孩子,就没有所谓的父母。他们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的。
而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递进的对比中,分清什么是个体视角,什么是关系视角。
第一,在个体的角度上,我们会假设,存在着一个稳定的、独立于他人的自我,这个自我决定着我的想法和行为。觉得我爱干什么是我的事,跟其他人无关。
但在关系的视角中,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它觉得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你在家有跟家人的关系;在公司有同事之间的关系;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系;就算在地铁上也有跟陌生人之间的关系。
哪怕你独处的时候,你独处的空间,都是由关系来界定的。比如有陌生人从你家门口走过,他也不会随意从这个门闯进来。因为这是你们默认的,在关系中达成的共识。
你一个人在家可以光着膀子,穿着短裤,爱干什么干什么,看起来你很自由。可是你知道你不能这样走出这道门,走到大街上去。这也是一种关系的共识。是关系界定了你独处的空间在哪里。
第二,在个体的角度上,我们会觉得我的想法和行为背后,隐藏的是我的个性,个性决定了我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怎么想、怎么做。比如我个性外向,所以我表现得很活波。我个性内向,我就表现得很安静。
但在关系的视角中,在不同的关系里你的自我是很不同的。比如也许跟陌生人说话时,你可能会脸红害羞,可是在很熟悉的朋友面前,你也会玩得很嗨。内向的你和外向的你都是你。只是不同关系中的你。
而且决定你行为的也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所处的关系。比如有些女孩子在外面彬彬有礼,但回家对男朋友就会蛮不讲理。因为在外面,上司、同事、客户的关系都要小心维护,而回家之后男朋友可以依赖,可以在他面前耍小性子。
它反映的是女孩在“亲近”和“疏远”这两种不同关系中的差异,而不是所谓“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的差异。所以,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第三,在个体的角度上,我们会觉得如果我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一定是这个“自我”有问题,比如意志不坚定、情绪不稳定,甚至可能是心理有问题。
但在关系的视角中,你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举个例子:小方经常考试都考得非常差,他父母对此非常生气。因为工作已经很忙了,还要轮流花时间给他辅导。而且每次辅导完最后的结果他都是考得一样差。
原来,正是因为小方的父母都非常忙,没有时间陪小方。而辅导小方的时间正是为数不多父母会陪伴在他身边的时间。所以为了能得到父母的陪伴,他潜意识抗拒自己去学习。之前小方一直以为自己学不进去是意志力有问题,所以怎么学都学不会。但实际上是小方跟父母的这段关系出了问题。
所以,如果你能从关系的视角来理解自我,很多本来找不到原因的问题,可能突然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总结而言:我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自我,会增加我们的控制感,可是也让自我变得很稳定,很难改变。但我们可以把这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中,去审视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的行为。找到原因促成行为的改变。
包括看待别人也一样,不要给别人贴类似“敏感内向”、“自卑”之类的标签,也不要去指责他们的个性,而是去理解是什么样的关系,让他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样会增加我们自我发展的潜力,也会拓展改变的空间。
(ps:这篇是摘抄陈海贤老师的专栏中最多内容的一篇,因为真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