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两步,那对之前的事件或者项目就已经有了一个客观的目标和回顾。接下来就是重头戏:
第三步:评估结果
从评估结果开始,就进入到了复盘中的分析反思阶段。
目标是希望达成的,结果是实际做到的。将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找到实际的结果和希望的目标之间的差别。然后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探究实现目标的方法。
结果与目标的比对,有五种可能产生的情况:
1.结果=目标 结果和目标一致,完成情况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
2.结果>目标 结果超越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还要好。
3.结果<目标 结果不如目标,完成情况比设定的目标要差。
4.结果中出现了目标中没有的项目,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新添加进来的。
5.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结果中却没有该项目的完成情况,结果为0。这也可以视为结果不如目标,但是这种结果与目标的差距,是根本没有行动,与那种行动了然后没有达到期望值还不一样,所以单列。
“新增”表示目标中没有的项目但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调整,因此有了结果,表述为目标为0。“消失”表示目标中有的项目,但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了调整,没有去做该项目,表述为结果为0。
比如一个保险业务员去跟自己的客户见面,本来是想销售养老保险和大病保险。见面沟通后,客户购买了大病保险,并且为自己的子女购买了教育保险,而且大病保险的额度比原来预想的高一倍。在这里,养老保险就是消失的项目,子女教育保险就是新增的项目,而大病保险,是一个超额完成的项目。
通过这样一个对比表格,复盘的时候就能很直接清晰地了解初始的想法和最后的结果,一目了然地把握整个事情的“入口”和“出口”,也就是找到了事情的“门”,知道哪些方面是意外情况,哪些方面是自己想要特别关注的。
这个其实和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汇总中的图表有点相似,这样记录下去,可以帮助自己评估自己的行为有哪些结果,哪些地方没有成功,然后去寻找原因。要知道,结果比对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差距,而是为了发现问题。重点不是关注差距有多大,而是要在出现差距的地方,试着去提出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
第四步: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是复盘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旦我们通过“评估结果”找到了与目标不一致的地方,我们立刻就找到了“分析原因”的入手处。紧接着要做的,就是针对这些不一致的地方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呢?问出这个“为什么”,我们就进入了研究分析的轨道。我们得到的大多数认识,都是从问出“为什么”开始的。
很多的书籍中都提过这个说法,追问法,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不论是之前看过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还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底层逻辑》《学习之道》《拆掉思维的墙》全部都不约而同的说这个问题。追问,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样你才能找到你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和原因。为什么你赚不到钱?因为没有好工作。为什么没有好工作?因为没有高学历。为什么你没有高学历?我不喜欢学习,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那你现在需要什么能力才能找到好工作?
知道在哪里问出“为什么”,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因为答案就隐藏的问题之中,问题就是答案。而“与预期不一致”就给出了第一类问“为什么”的地方。第二类问出“为什么”的地方,是事情的关键点处,这也是“分析原因”的第二个入手处。(之前提过的“丰田五问法”正好适合此处。)
从“事情的关键点”入手
一件事情,总是有一些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处理好了,事情大体就不会差。比如说,一部电影票房如何,其实是由三个方面决定的:1.电影本身。2.宣传路演情况。3.排片率。有一个方面做得好,对电影票房就可能有好的影响。所以,不论是《我不是药神》还是《捉妖记》票房都不错。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电影质量好,宣传覆盖广,路演跑的地方也多,排片率也高,自然就会出现高票房,并且还有高口碑,这就是所谓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但是,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各方面都具备做好的能力,而且,每部电影都是有成本预算的,想各方面都做好,成本不一定能够撑得住。因此,总是会有某些方面不能如愿。
其实,电影的这三个关键方面,对其他产品而言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产品质量、营销宣传和渠道。但是只是看这三个方面,又是远远不够的,比如人际关系,或者是具体的一些事宜。所以对这三个方面还要进一步的分析,负责产品、营销宣传和渠道的,都需要去找各自的关键点。
要想能够从“事情的关键点”入手分析,要求我们对事情有比较透彻的认识,能够准确抓住事情的关键点所在。这些关键点,因为对事情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被称为成败的关键因素。而从成败的关键因素出发,就可以找到成败的根本原因。
大多数反思,都是为了正确地做事,但是,做正确的事更加重要。不是正确的事,做得正确没有价值,甚至是越做越错。
反思我们自己上面关于事情本身的反思,找到的是事物的规律,是关于行为客体的认识。而对我们自己进行反思,是对行为主体的认识。认识到了客体的规律,当然有可能更好地把事情做好。但如果行为主体没变化,认识到的规律可能不一定能够被有效运用,而且也还会影响到能否认识规律以及认识规律到何种程度。规律旁人尽可以告诉你,但如果你自己不想要、没激情,也见不到多大的功效。
第五步:推演规律
中国人是很擅长模仿的,而这个模仿也就是推演规律。所以,国外的一些销售模式,我们自己总结一下然后搬过来为我所用。或者是有段时间很是流行穿越题材的,然后忽然好像所有的影视剧都是关于穿越的;有段时间流行家长里短的,那段时间的电视剧都是关于都市的;有段时间流行综艺,然后就各种综艺齐上阵。
产品跟风,模式跟风,都是总结规律的时候思维懒惰的结果。经过“分析原因”这一步,我们基本上能够更新一些认识,总结出一些规律,提炼出一些方法,确定一些行动措施。
但正确的规律和认识并不那么容易就被总结出来,别太快做出结论。过于轻易或者过于迅速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可能是假的。因此,对“分析原因”后得到的规律和认识,要进行推演,以便排除错误的总结,找到真正的规律和认识。
首先推演出来的这个规律必须要事符合逻辑的。复盘得出的结论,不能建立在偶发性的因素上。必须是经过逻辑推导后得出的,而不是自以为是的结论。导致复盘结论出错的原因之一,是将相关关系当作了因果关系。很多条件反射的行为,就是一种相关关系。有的老板喜欢加班的员工,觉得加班的员工很勤劳,愿意做事,愿意将自己的业余时间也投给公司,值得表扬,是好员工。于是,在他们心里就建立了“勤劳=好员工”的认知。一旦看到有人经常加班,就把他(她)认定为好员工。这当然不对。因为一个员工勤劳,很可能是因为他(她)能力低下,不能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很可能他(她)的绩效其实是很差的。
那么,绩效好的员工就是好员工吗?“绩效高=好员工”成立吗?也不一定,要看公司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对于“好员工”的评判标准是什么。符合公司“好员工”的评判标准就是好员工吗?还不一定,因为标准也可能出错。检验标准对错的标准,就是企业这种组织的属性,企业存在的目的与价值,即所谓企业的价值观、使命、文化,等等。理解到了这儿,才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说,企业的天职就是盈利,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
相关关系,是一种在此之后的关系,出现了A后就出现了B。因果关系,是一种因此之故的关系,出现了A后必有B。相关关系并不具有解释作用,只有因果关系才能够说明前后事物之间的逻辑。符合因果关系总结出来的规律,也才具有解释和指导的功能,也才具有普遍一致性和稳定性。
其次,是可用来指导实践。复盘的结论必须是指向行动的,这样我们才能运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也才能由此提高。如果复盘结论不能在其他的事情中加以运用,很可能就是错误的。要注意归因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成长。所以,不要遇到什么需要反思的就开始埋怨别人或者就是说他人的不配合。No excuse.
根据可控性指标,可以将事情分为三个类别:可控、半可控、不可控。
所谓可控,就是事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包括时间和质量;半可控,是指事情只能部分由自己掌握,可以是时间不能完全由自己确定,或者是质量无法由自己完全把握;不可控,是指事情的完成质量和完成时间,由别人确定,什么时候完成,做得怎么样,完全不由自己控制。
可控的事情和半可控事情中我们可控的部分,是我们能够去做好提高的部分,也是复盘中要重点关注的。如果复盘出的结论是事情由不可抗力决定,我们自己无能为力,那么,这个结论在其他的事情中就不能运用,这与我们通过复盘来帮助自己成长的初衷矛盾。
“规律推演”,一方面是排除明显错误的结论,一方面是找到相对正确的结论。这部分总结的几条标准,让复盘的结论更加可靠,但并不能确保复盘的结论可靠,我们还应该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应用,根据应用的情况不断修正提高,最终获得真知,提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