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华
2月17日上午10:20,接到指挥部紧急命令,晋城市第三批支援武汉72名同志12:00在晋城市卫健委门口集合,12:30统一乘车出发到太原和全省各地医护人员汇合乘坐飞机前往武汉。
短短1个多小时,泽州县第二批7名同志在泽州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前迅速集结。从2月11日接省卫健委通知踊跃报名参战,到2月12日6名巾帼女将一起剪下飘飘长发准备待命,大家随时等候组织的召唤。
在医院门诊楼通往外科楼的文化长廊上,“医道酬仁”四个大字悬挂在那里,这是建院60周年董璡写的。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平时除了繁忙的工作,古筝、书法都是她的爱好。2006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的她来到泽州县人民医院。2016年5月在全省医护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总决赛荣获全省二级医院医疗组优秀奖。2017年12月,参加中华医学会晋东南危重病例研讨赛获得个人一等奖。2019年5月,获得“第五届质量文化活动周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经验征集大赛”二等奖,“山西省CMS杯心血管病例比赛长晋赛区”二等奖。14年风雨历程,她已经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临床主治医师。“惟愿山河无恙,人民安康”,作为队长,董璡在出征仪式上说道。
杨方君是7个人里面准备时间最短的一个。2月17日凌晨,根据上级要求临时增加1名医生。杨方君目前在消化内科工作,但有过2年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经历,院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增加杨方君为第7名队员。只有半天时间准备,接到集结命令,他迅速赶到与大家汇合。从职业病医院过来已经七个年头,他已完全融入泽州医院这个大家庭。
自1996年来到泽州医院心内科,那时候还叫普通内科,卫玉萍就一直在这个科,2003年担任心内科护士长,2009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013年5月被评为全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2019年5月首届质量文化活动患者健康教育微视频优胜奖。24年与医院相濡以沫,见证了普通内科发展成心内科一二病区,见证了第一例心血管支架植入,彼此见证了对方的成长与发展。
王娜娜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参加工作十余年来,一直奋战在临床第一线,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呼吸科收治的病人多是慢性老年病,病情复杂易反复危重病人多,治疗,护理任务繁重,经常要加班加点,她每天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病房,最后一个离开,节假日基本上都是医院度过的。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连年获得医院荣誉,先后被医院授予“服务之星”、“最佳操作技能之星”、“6S管理先进个人”、“模范护士长”荣誉称号。出征前夕,王娜娜也光荣的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冲在最前线是我的职责所在”,胸外科主管护师宋佳佳在请战书里写道。2005年参加工作,2005年到2013年在普外科工作,2013年胸外科组建后调整了科室。2018年获护理优质服务个人奖,同年获本院操作比赛三等奖。佳佳在上次的护士长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但因为岗位有限,职能属于护士长后备人选,但她毫无怨言,工作依然兢兢业业。听到组织召唤,毫不犹豫主动请战到湖北一线支援。
“择医不悔,奋力前行”,这是乔婷婷在建国70周年演讲比赛中的心声。从2013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整整9年。2019年8月组建肾内科才离开了重症。她的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父亲从小给她的感觉就是生命大于天,救死扶伤是医护天职,2003年抗击非典她的父亲冲在一线,现在轮到她来冲在一线,她一定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乔婷婷说道。
“我想做一个有温度的医务工作者,给人以安慰,给人以温暖”,同样九零后的赵明明毕业于山西省中医学院,2012年来到泽州医院后一直在神经外科工作,2019年荣获泽州县医疗集团健康教育微视频竞赛优胜奖。她的公公是一名中医,一直参与着泽州县对外疫情防控热线电话值班工作,婆婆作为一名口腔医生按疫情防控需要暂时不准上班,丈夫王潇枭在医院设备科工作,防控期间就一直负医院设备的保障工作,一家有四口都在泽州医院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两名70后,三名80后,两名90后,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坚强的团队,和诸多的前辈、战友一起,为我们在长江以南筑起了牢固的健康防线,我们坚信,英雄的江城即将迎来美丽樱花的绽放,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