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转瞬即逝又到小年,北方农历二十三或南方二十四是我国传统的小年,在民间有扫尘、祭灶等习俗,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小年的传统习俗有:
1、祭灶王、吃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要送灶王爷上西天。为了让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就用麦芽糖封他的嘴,用酒收买他的心。
2、备年货
小年后再有一周过年,时间很紧张,要忙着备年货,备拜年的礼物、走亲访友的年货,也会买一些年夜饭、伺候亲友的食物,过年一般都要吃得丰盛一些。
3、理头发
小孩子正月里不理发,说是会对舅舅不利。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能理发。
4、吃饺子
“出门饺子回门面”,饺子在过去被认为是最珍贵的食物,有肉、有菜、有面,营养丰富,平时不能吃。饺子的形状又像元宝,更加显得寓意深刻。
《七绝·小年》
小年灶神欲升天,面见玉皇评人间。
待到众仙下凡日,天地双界尽欢颜。
《小年二首》
(明)林光
甲子春侵腊,燕京又小年。
儿童欢礼灶,箫鼓闹喧天。
数九晴看柳,书空仰羡鸢。
此身吾自有,富贵乃浮烟。
巜祭灶诗词之二--七绝篇》
(宋)苏轼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腾吾。
巜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巜祭灶诗》
(宋)吕蒙正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小年日,仍宿北山》
(元)范椁
腊日才过又小年,那堪泽国雨连天!
儿童把酒传明烛,远想慈亲尚未眠。
《使东川·汉江上笛》
(唐)元稹
小年为写游梁赋,最说汉江闻笛愁。
今夜听时在何处,月明西县驿南楼。
《小年》
(宋)文天祥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舟次小年》
(明)李之世
晚泊清江思悄然,风沙石濑咽涓涓。
客边沽酒逢残腊,雨里迎春到小年。
疏磬忽传红叶寺,荒村多住白芜烟。
觉来旅况真无味,兴尽思回雪夜船。
《祭灶与邻曲散福》
(宋)陆游
已幸悬车示子孙,正须祭灶请比邻。
岁时风俗相传久,宾主欢娱一笑新。
雪鬓坐深知敬老,瓦盆酌满不羞贫。
问君此夕茅檐底,何似原头乐社神?
小年到,好运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让幸运在小年不断升高;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幸福都追随着你,月圆是画,月缺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