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认知局限的自知,是要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层次。每个人的认知都有边界,但是在边界之中,尤其是一直自以为是的常识领域,大多都是井底之蛙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境界。井底之蛙认为自己所在之地和能够看到的天空便是整个世界,只有外界的信息的主动介入才会得知,得知之后是否相信或是否想离开这口井,就看是否承认自己已经知道了自己有不知道的情形了。
我对自己的糗事倒是记得不清,除了高中时那次光的波粒二象性之争,留下的倒是颇有少年意气的愉快记忆,其他的印象中,倒是一直喜欢当个所谓的“百科全书”,听了别人的称赞和佩服,便会洋洋自得,于是也会不懂装懂,偷偷百度了说,甚至胡说八道一通,不负责任。近些年有些好转,开始承认自己无所知的地方太多,也可以坦然的告诉别人:“我不知道,这个我不懂。”倒是内心轻松不少,不必不懂装懂的给自己增添压力,也不会强词夺理的误导别人,不知道就不知道,有时候也心安理得的不去百度了,是个人就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我选择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就可以了,不必什么地方都打肿脸充胖子,自然也不会丢人现眼。这算不算井底之蛙不想跳出这口井?舒坦就行,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自虐就行。
如何知道自己不知道,外界信息的直接干预了,还要自己的知耻和勇于进步,如果有了这两样,其实就知道自己身处井底,会主动扩大自己知识的范畴,读书学习,向知者请教,都是主动爬出井底的表现和手段。不过水井之外的天地,也许是新的更大的井,不断攀爬的过程就又很多人会享受,但是也许爬到一定的程度,每个人也会选择一个舒适的井就安安心心的待着了。知道的越多,就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更多,既然不可能以有涯追无涯,那就放自己一马吧。
对于“尽可能身处正常、正向、积极、阳光的环境,否则就会被别人当作不正常”,毕竟身处主流社会,“正常”的定义可以简化为符合正态分布的中间范畴,那么正能量是大多数人所期待,也是社会导向所需要的。根据人本的理念,人能够而且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们有时会对环境中的刺激自动地作出反应,有时会受制于本能,但我们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所以尽可能去选择呆在能够让自己充满阳光的地方,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从众效应”,人在群体中会存在“行为参照: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考价值;对偏离的恐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群体融合的需要: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可以使人更容易被成员接受;群体的凝聚力:对自己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那么一个阴郁的环境、狭隘的群体,所处其中还能保证乐观自得、独善其身的,需要多么强大和阳光的内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