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阅读《窗边的小豆豆》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那会儿我只是觉得小豆豆真是个和我一样淘气的女孩。她常常因为钻篱笆而把衣服蹭得破烂;我却是因为经常和一群小伙伴一起爬树翻围墙而损坏了一件又一件衣服。
时过境迁,如今我已经是个大学生。再次捧起这本书,竟是因为教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老师推荐阅读。
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去重温这本书――一本讲述了一所小学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女孩子的真实故事的书,除了再次感受到童年时期的我有着和小豆豆一样的淘气之外,我萌发出了更多第一次阅读时没有的感受。
正如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里不受老师喜欢一样,小小年纪时对一切事物怀有好奇心的我同样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一年级的小豆豆因为对教室桌子的抽屉感兴趣,不停地开开关关而遭年轻老师的反感;因为在课桌上涂画而被老师指责;一年级的我却是因为经常问十万个为什么而被老师惩罚……
可是谁能料到,一年级的小豆豆会被退学呢?年轻的老师告诉小豆豆的妈妈,她总是扰乱课堂秩序,让整个班级都不得安宁,甚至隔壁班的老师也觉得很受干扰。妈妈知道老师的另一层意思是:小豆豆被退学了。
尽管妈妈很是不安,但她更害怕小豆豆因为退学这件事在心里留下自卑的情结。她到处奔波,想要找到一所能理解小豆豆性格的学校,能够教会她和大家一起学习。
不得不说,小豆豆的妈妈是个很有智慧并且真正懂得爱孩子的女士。她很了解孩子的性格,知道小豆豆是因为没见过那种教室课桌的抽屉,图着新鲜才想要去开开关关;知道小豆豆把画涂到桌子上是因为她觉得再添些东西那副画才是完整的,而画纸装不下了。
倘若妈妈因为小豆豆不遵守课堂秩序而惩罚她;倘若妈妈去责怪小豆豆才一年级就被退学;倘若妈妈在小豆豆说她的梦想是当间谍或是宣传艺人的时候去批评她……那么我想,小豆豆不会是一个因为小鸡养不活而去悲痛的有爱心的女孩,不会是被家里的狗咬了却害怕爸爸妈妈惩罚小狗而忍着说不痛的善良女孩,更不会是几十年后的作家。
是聪明的妈妈,给了小豆豆恰到好处的爱,让她成长得更加快乐和健康。
如果说,是妈妈的举动为小豆豆的成长奠定了牢固的基时的话;那么小豆豆新的学校――巴学园,便是给她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我很羡慕小豆豆能在巴学园这样一所很特别很有趣的学校里学习和游戏――真正了解孩子、愿意和孩子打成一片和崇尚教育的校长先生;无所不能、乐于助人的校工叔叔;用大树做成的校门;电车做成的教室,同学们的位置可以随时更换;午餐都能吃到“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一天的课程可以从自己喜爱的科目开始……
这一切的一切,令小豆豆欣喜不已。这不就是她梦里的学校吗?忽然之间看到了真实的存在,她好不激动。看到电车教室那一刻,小豆豆无比确定地告诉妈妈:“我非常喜欢这个学校,我要在这里读书”!
妈妈告诉小豆豆,要先见了校长先生,如果一切顺利,以后就可以来这里上学了。
于是,在小豆豆和校长先生单独交流时,校长先生让小豆豆把想说的话全部都说给他听听。
小豆豆开心记了,毫无头绪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来的路上电车跑得非常快、家里的小狗“洛基”会握手、以前的老师很漂亮……小豆豆拼命地说,校长先生也在认真地听。
当小豆豆再也想不到要说什么的时候,校长先生看了看手表,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他对小豆豆说:“好了,从今天起,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
小豆豆真的好开心呀!要知道,校长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
“要是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这是小豆豆第一次见到校长先生的感受。
小豆豆成为巴学园的学生之后,每天上学特别积极。她期待大家和一起享受“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欢乐时光;她喜欢与校长先生的每一次交谈;她帮助得过小儿麻痹的泰明爬树……
巴学园真是一所很棒的学校,它让小豆豆学会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这里,所有的学生可以不穿泳衣一起游泳,让身体残缺的学生忘记自身的不完美;在这里,所有的学生能有集体涂写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他们出校门之后根本不会到处乱画;在这里,校长先生关爱和给予每个学生恰当的教育!
小豆豆简直爱极了巴学园!她和校长先生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回巴学园当老师!”校长先生很是坚定地让小豆豆做了保证。
尽管,后来的后来,巴学园再也不见了,但不论是校长先生,还是小豆豆,或是巴学园的所有人,他们都不会忘记巴学园的一草一木和任何一个成员。
书看完了,我却还沉浸在巴学园用餐前的喧闹中,那“好――好――嚼啊”的歌声好似在我耳边响起,无比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