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的力量》第8章主题是:诚实:清楚地看待自己,准确地理解他人。
我们从小都被教育要做个诚实的人,但真正要做到诚实是一件要一辈子修行的事情。作者用这一章的标题就给我们指出了诚实的两个角度,一是要清楚地看待自己,二是要准确地理解他人。从这两个角度看诚实,我们似乎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客观。
开篇作者就把前苏联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放在了标题下面——“相对于跟别人说谎,人们从骨子里更习惯于对自己说谎”——可以说是非常人间清醒加一针见血。
作者写道:“诚实是共情的血液,也是维持它呼吸的氧气。如果没有了诚实,那共情就失去了成为共情的理由。如果不能对他人真实相待,那我们跟他人的关联怎么能有意义呢?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真诚,那我们怎么能反过来要求他人对我们真诚呢?”
在这里作者提到了自己和父亲的一段对话,当作者指出了父亲的一些文体是,他的父亲说:“你早晚会意识到你跟我有多像……不要再为你生活中的问题去责怪他人,而是要开始努力去改变自己身上那些你不喜欢的地方。”
有句老话说:“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有时我们对他人有这样那样看不顺眼的地方,冷静下来很可能是我们对自己就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不是投射在他人身上,就是把对自己的愤怒转嫁到到他人身上。
有位领导能力很强的领导曾和我说:“要多看别人的优点,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脱不花在管理者沟通训练营中也说过:“能当多大领导,就看能容纳多大的事,能容下更多的人。”
但我们觉得自己很对,觉得别人怎么有这么多毛病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他说的一切都是不对的吗?
就算是脾气不怎么对付的同事、领导,他们所讲的话、提出的建议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特别是在做事中,要把个人的好恶放在一边,要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更加客观地看待他人。这便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能从不同的人中汲取有价值的部分,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是因为不喜欢某个人,就主观地认为对方讲的任何事都是不对的。
金韵蓉老师有本书叫《你要的是幸福,还是对错》,一句话就道出了共情、诚实的真谛。
《共情的力量》中,作者这样定义诚实:“共情把诚实定义为能清楚地看待自己、准确地理解他人,并能以敏感的、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就这些认知进行沟通的能力。”
“由共情产生的诚实总是很尊重他人,尊重每个人的独特体验,并对关系赋予最高的价值。就像互相尊重一样,共情接受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但也总是在寻找一个共同的立足点。”这就是清楚地认识自己、准确地理解他人。我们都不是孤立地存在,必须学会诚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26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