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是目前观摩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我也曾到别的地区和别的老师一起上过同课异构课。说实话,压力挺大的,唯恐在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上不如别人,但往往会有不如人处,因为课堂本就是不完美的,是充满遗憾的艺术,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理解文本的角度、课堂教学的风格。听同课异构的课,找到“课感”很重要,所谓“课感”,就是“听课的感觉”,我们不是要评判出讲课老师水平的高低,而是要客观分析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异同,带给自己怎样的启示,并进行反思,如果我来上这节课,又该如何设计。
今天下午同课异构的课题是《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这是一篇游记,描写的是西藏地区的绮丽景观,学生对文本内容不是很熟悉,理解起来不易,老师教起来也是挺有难度的。
两位老师的共同点是:都抓住了游记散文的特点—游踪,思路很清晰,并通过对描写美景的关键词句的赏析,让学生深入文本内容,理解文意,从而感悟到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情感。
不同之处在于,两位老师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各有特色,郜老师的课朴素扎实,从知识积累到活动设计,板块清晰,颇有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的风采。李老师的课灵动深邃,注重学生个性体验,重视文本语言赏析,入情入境,衔接自然。
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以下几点:郜老师在课堂上很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如积累四字雅词、写景短语,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出不同的关键词句,在赏析语言时给学生提供范例,教给学生不同角度的赏析方法等。李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如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显示作者游踪的关键词句,手绘路线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梳理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路线特点,赏析动词之妙,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鉴赏能力等。李老师的课堂教学切入点有一线穿珠,层层深入,提纲挈领之妙。
同课异构寻“课感”,听老师的课堂语言,看老师的上课气场,感受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课堂是流动的河流,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要不断有新的发现,才能拓展有高度的空间,促进师生共成长!